[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速度检测的轿厢缓冲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2390.1 | 申请日: | 202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9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河;邹皓;张甜甜;张廷杰;杨黎;邓文;唐冬忆;陈军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B5/04 | 分类号: | B66B5/04;B66B5/28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李春彦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速度 检测 缓冲器 | ||
1.一种基于速度检测的轿厢缓冲器,包括轿厢(1)和底部缓冲机构,所述底部缓冲机构设置在电梯井(2)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2)的侧壁设置有多组速度检测缓冲机构,多组所述速度检测缓冲机构沿着所述电梯井(2)的高度方向均布,所述速度检测缓冲机构包括检测滑移块(3)和侧壁缓冲块(4),所述检测滑移块(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检测滑移块(3)沿着所述电梯井(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电梯井(2)的侧壁开设有容纳所述检测滑移块(3)的检测腔(5),所述检测滑移块(3)滑动置于所述检测腔(5)内,所述检测腔(5)内设置有计时触发开关(6),所述计时触发开关(6)位于所述检测滑移块(3)的移动路径上,所述检测滑移块(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导向楔形面(7),所述检测滑移块(3)在导向楔形面(7)处的厚度沿远离所述计时触发开关(6)的方向逐渐减小,在所述检测滑移块(3)处于常态时,所述导向楔形面(7)位于所述轿厢(1)的移动房路径上,所述侧壁缓冲块(4)位于所述检测滑移块(3)的下方,所述侧壁缓冲块(4)滑动穿设在所述电梯井(2)的侧壁上,所述侧壁缓冲块(4)靠近或远离所述轿厢(1)滑动,在所述侧壁缓冲块(4)处于常态时,所述侧壁缓冲块(4)完全位于所述电梯井(2)的侧壁内;
所述底部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底座(8)和充气缓冲垫(9),所述充气缓冲垫(9)设置在所述缓冲底座(8)的顶部,当所述速度检测缓冲机构检测到所述轿厢(1)的下落速度大于预设下落速度时,此速度检测缓冲机构中的所述侧壁缓冲块(4)从所述电梯井(2)的侧壁移出,当所述速度检测缓冲机构检测到所述轿厢(1)的下落速度大于预设下落速度时,所述充气缓冲垫(9)充气膨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检测的轿厢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5)内设置有触发弹簧(10),所述计时触发开关(6)位于所述触发弹簧(10)内,所述检测滑移块(3)上固定套设有限位环(11),所述触发弹簧(10)滑动套设在所述检测滑移块(3)上,所述触发弹簧(1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环(11)和电梯井(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检测的轿厢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2)的侧壁开设有缓冲腔(12),所述侧壁缓冲块(4)滑动设置在所述缓冲腔(12)内,所述缓冲腔(12)内设置有电磁铁(13),所述侧壁缓冲块(4)靠近所述电磁铁(13)的一端设置有磁块(14),所述电磁铁(13)通电排斥所述磁块(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检测的轿厢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12)内设置有复位弹簧(15),所述电磁铁(13)位于所述复位弹簧(15)内,所述侧壁缓冲块(4)上固定套设在有限位盘(16),所述复位弹簧(15)套设在所述侧壁缓冲块(4)上,所述复位弹簧(1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盘(16)和电梯井(2),当所述复位弹簧(15)处于常态时,所述侧壁缓冲块(4)完全位于所述缓冲腔(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检测的轿厢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底座(8)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17),所述充气缓冲垫(9)安装在所述放置槽(17)内,所述放置槽(17)的底壁开设有充气腔(18),所述充气腔(18)内设置有双缸充气泵(19),所述双缸充气泵(19)的充气口通过充气管(20)连接所述充气缓冲垫(9),所述充气管(20)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当所述充气缓冲垫(9)充气膨胀后,所述充气缓冲垫(9)的顶部位于所述缓冲底座(8)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检测的轿厢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7)的底壁开设有排气槽(21),所述排气槽(21)内设置有排气管(22),所述排气管(22)连通所述充气缓冲垫(9),所述排气管(22)上设置有自动排气阀,当所述充气缓冲垫(9)受到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后,所述自动排气阀导通排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未经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23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