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桦树茸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装置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17943.4 | 申请日: | 202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4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桦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40;C12M1/42;C12M1/38;C12M1/36;C12N9/02;G06F17/15;G06N3/046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刘晨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桦树 超氧化物歧化酶 提取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智能提取装置领域,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桦树茸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装置及其工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桦树茸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装置及其工艺,其通过多尺度邻域特征提取模块对萃取罐在预定时间段内多个预定时间点的温度值和压力值进行动态多尺度邻域关联特征提取,并通过作为特征提取器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部署于萃取罐内的超声发生装置在预定时间段产生的超声信号进行隐含的动态特征提取;然后,以超声信号的隐含动态特征与温度值和压力值的协同动态特征之间的转移矩阵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协同性特征,并以此来自适应地调整超声发生装置的功率值。这样,可以提高桦树茸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萃取效率,进而缩短萃取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提取装置领域,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桦树茸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装置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系中抗氧化酶系的重要组成成员,广泛分布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桦树茸中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其可通过萃取装置进行提取。
具体地,桦树茸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通过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来进行提取。申请号为200910034263.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与工艺”,该装置由萃取罐、蒸发罐、冷凝器、溶剂罐、超声发生装置、压缩机和真空泵等部件组成,该工艺可根据萃取对象不同,选择不同的亚临界萃取介质(乙烷、丙烷、丁烷、异丁烷和二甲醚等)。
利用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可从桦树茸中提取出超氧化物歧化酶,但在实际萃取过程中,却发现萃取效率不高,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完成萃取操作。究其具体原因是在利用亚临界流体萃取装置进行萃取的过程中,使用循环热水对萃取罐进行加热时,只是将温度、压力和超声波功率分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没有关注到这些参数数据间的协同性。
因此,期待一种优化的桦树茸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桦树茸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装置及其工艺,其通过多尺度邻域特征提取模块对萃取罐在预定时间段内多个预定时间点的温度值和压力值进行动态多尺度邻域关联特征提取,并通过作为特征提取器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部署于萃取罐内的超声发生装置在预定时间段产生的超声信号进行隐含的动态特征提取;然后,以超声信号的隐含动态特征与温度值和压力值的协同动态特征之间的转移矩阵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协同性特征,并以此来自适应地调整超声发生装置的功率值。这样,可以提高桦树茸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萃取效率,进而缩短萃取的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桦树茸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装置,其包括:
数据监控与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萃取罐在预定时间段内多个预定时间点的温度值和压力值,以及,由部署于所述萃取罐内的超声发生装置在所述预定时间段产生的超声信号;
温度和压力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萃取罐在预定时间段内多个预定时间点的温度值和压力值分别按照时间维度排列为温度输入向量和压力输入向量后,将所述温度输入向量和所述压力输入向量分别通过多尺度邻域特征提取模块以得到温度特征向量和压力特征向量;
高斯融合模块,用于使用高斯密度图来融合所述温度特征向量和所述压力特征向量以得到温度-压力融合特征矩阵;
超声信号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超声发生装置在所述预定时间段产生的超声信号通过作为特征提取器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得到超声振动特征矩阵;
转移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温度-压力融合特征矩阵相对于所述超声振动特征矩阵的转移矩阵作为分类特征矩阵;
分类特征优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分类特征矩阵进行基于分类偏差的特征分布优化以得到优化分类特征矩阵;以及控制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优化分类特征矩阵通过分类器以得到分类结果,所述分类结果用于表示超声发生装置在当前时间点的功率值应增大或应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桦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桦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79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