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G专网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16629.4 | 申请日: | 2023-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33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韦江波;王琛;任哲;阮元;黄庠奇;万旭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12/033;H04L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芳;黄健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置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5G专网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配置需求信息,所述配置需求信息表征所述用户的专网安全需求程度;根据所述用户的配置需求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所需的专网安全等级,并基于所述专网安全等级对应的专网配置参数,为所述用户执行专网配置;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网元AMF、SMF和UPF的部署位置以及基站的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网元AMF和SMF的部署位置均包括大网核心网共享与专网核心网独享,所述网元UPF的部署位置包括大网核心网共享与用户侧独享,所述基站的工作模式包括共享模式与独享模式。本申请的方法,针对用户的多样化安全需求,灵活进行5G专网的配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5G专网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5G专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应用和智慧城市、智能电网等产业转型升级领域。5G专网是指采用5G标准,通过专用链路将客户网络及设备接入互联网,为客户提供多种速率的实时在线上网服务的技术。
目前运营商提供的5G专网业务有5G VPDN和5G SD-WAN。5G VPDN专线方案采用专用的网络加密和通信协议,可以使企业在公共网络上构建一条虚拟的、不受外界干扰的专用通道,从而安全访问企业网内部数据资源的业务,企业以拨号方式利用公网构建虚拟专网通道传输数据进企业内网,其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另也不具备公专网进行分流传输访问的功能。5G SD-WAN专线,是通过加密传输接入运营商产业互联网,基于互联网公网通过加密传输方式也可接入企业内网,5G SD-WAN专线终端配置特定DNN进行专线业务时,5G核心网根据用户签约的特定DNN进行分流,由5G核心网的UPF路由到企业内网服务器。终端配置普通的DNN进行上互联网的业务时,由5G核心网的UPF路由到Internet,其安全性较为有限,网络时延性也比较大。
上述方案中,现有的5G专网业务形式较为有限,存在对5G专网的配置不够灵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5G专网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对5G专网的配置不够灵活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5G专网配置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配置需求信息,所述配置需求信息表征所述用户的专网安全需求程度;根据所述用户的配置需求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所需的专网安全等级,并基于所述专网安全等级对应的专网配置参数,为所述用户执行专网配置;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网元AMF、SMF和UPF的部署位置以及基站的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网元AMF和SMF的部署位置均包括大网核心网共享与专网核心网独享,所述网元UPF的部署位置包括大网核心网共享与用户侧独享,所述基站的工作模式包括共享模式与独享模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用户所需的专网安全等级为第一安全等级,则所述基于所述专网安全等级对应的专网配置参数,为所述用户执行专网配置,包括:将为所述用户配置的专网中的网元AMF和SMF部署为大网核心网共享;将为所述用户配置的专网中的网元UPF部署为大网核心网共享;将为所述用户配置的专网中的基站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共享模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用户所需的专网安全等级为第二安全等级,则所述基于所述专网安全等级对应的专网配置参数,为所述用户执行专网配置,包括:将为所述用户配置的专网中的网元AMF和SMF部署为大网核心网共享;将为所述用户配置的专网中的网元UPF部署为用户侧独享;将为所述用户配置的专网中的基站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共享模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用户所需的专网安全等级为第三安全等级,则所述基于所述专网安全等级对应的专网配置参数,为所述用户执行专网配置,包括:将为所述用户配置的专网中的网元AMF和SMF部署为大网核心网共享;将为所述用户配置的专网中的网元UPF部署为用户侧独享;将为所述用户配置的专网中的基站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独享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6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