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光伏监测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16286.1 | 申请日: | 202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2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田田;刘俊杰;张培强;胡东方;李鹏;王丽;张义飞;李崇阳;吴顺利;徐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38;H02J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城乡一体化***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监测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光伏并网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监测控制系统。本发明的监测控制系统包括有高频采集模块、全景监测模块、告警监测服务模块、并网影响监测模块和群调群控模块。本发明基于高频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建立全景监测模型,以监测光伏接入情况、运行情况、消纳能力和并网影响,解决了分布式光伏运行状态和电能质量不可知的难题。通过群调群控模块根据运行监测数据和告警监测结果,基于电网调度需求和光伏出力预测,按需下发柔性调节指令,提升就地消纳能力。因此,本发明能够对低压台区光伏整体运行工况的实时监测分析,从整体上分析低压台区光伏集中并网产生的不良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了低压台区的光伏并网影响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并网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监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分布式光伏监测与管控方案缺少实时有效的发电数据采集与并网影响监测手段,在光伏并网影响治理方面,从谐波越限、电压越限等电能质量中的某一项展开分析与治理。在电能质量治理的手段方面,通过分析分布式光伏接入位置、接入容量等方面展开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随着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工作开展,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引起的问题日益严重,且存在连锁反应。现有技术方案从电能质量的某一项进行监测与治理,一是对缺失对低压台区光伏整体运行工况的实时监测分析,二是未从整体上分析低压台区光伏集中并网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低压台区的光伏并网影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监测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目前分布式光伏监测控制系统存在的缺乏实时监测、无法解决低压台区光伏并网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伏监测控制系统,该监测控制系统包括有高频采集模块、全景监测模块、告警监测服务模块和群调群控模块;
所述高频采集模块用于定时采集智能电能表的曲线冻结和日冻结数据,并实现异构数据解析和本地存储;
所述全景监测模块用于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分布、建设、发电、消纳、告警数据进行分层、分级全景监测;
所述告警监测服务模块用于从电能质量、安全合规运行、配变运行三个方面监测分布式光伏运行异常,并生成并网影响告警;
所述群调群控模块用于将用户下发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调节指令,通过智能电能表、物联终端下发至光伏逆变器。
本发明基于高频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建立全景监测模型,以监测光伏接入情况、运行状态、运行情况、消纳能力和并网影响,解决了分布式光伏运行状态和电能质量不可知的难题。通过群调群控模块根据运行监测数据和告警监测结果,光伏逆变器动态下发调节指令,有效改善电能质量,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基于电网调度需求和光伏出力预测,按需下发柔性调节指令,提升就地消纳能力,更好的服务电网调度。因此,本发明能够对低压台区光伏整体运行工况的实时监测分析,从整体上分析低压台区光伏集中并网产生的不良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低压台区的光伏并网影响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高频采集模块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性对采集监测周期进行定制化配置,确定分时、分级的采集方案。
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地域差异性、昼夜出力特性差异、阴天出力差异情况,配置基于分时数据采集监测方案;针对不同优先级光伏发电群体配置适配采集方案,使出力较多的用户监测周期短,出力较少的用户监测周期长。
进一步地,所述群调群控模块采用两种控制模式,第一种控制模式是根据用户统计分析告警情况,手动下发群调群控指令,完成告警消缺;第一种控制模式是综合告警监测、台区实时负载率、台区光伏接入容量的因素生成区域内各台区光伏上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限额,分发给各台区智能终端,实现分布式光伏的群调群控。
本发明提供两种控制模式,使客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适应性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6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风险评估方法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封闭环型水下活体样本捕获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