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模型修改交互方法、系统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10456.5 | 申请日: | 202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0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朝河;卢添添;郭湘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19/00 | 分类号: | G06T19/00;G06T19/20;G06F3/01;G06F30/13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何筱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现实 技术 建筑 模型 修改 交互 方法 系统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模型修改交互方法、系统及终端,涉及建筑设计建模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用户无法修改虚拟建筑元素的形态和组成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构建带有三维建筑模型和环境信息的虚拟建筑场景;获取用户语音指令,识别用户语音指令执行对应在虚拟建筑场景所配置的交互操作,并同时检测用户利用手持交互设备产生的触发指令,根据用户语音指令对应的交互操作和触发指令对虚拟建筑场景的虚拟建筑元素进行修改。本发明基于用户的语音指令来识别对应的交互操作,再结合手持交互设备的触发指令和语音指令对应的交互操作对虚拟建筑元素的形态和组成进行修改,从而使得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设想改变虚拟建筑元素的形态和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设计建模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模型修改交互方法、系统及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设计方法中,缺少了最终用户的参与,容易造成建成结果与最终用户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虚拟现实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并允许用户通过各种感官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的数字技术,有助于解决建筑设计过程中空间尺度感知和用户意愿表达的问题。在最终用户参与设计的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具体的建筑仿真数据,允许用户直观地感受空间尺度。通过设定与真实世界保持一致的数字环境,用户可以更精准地评估设计的空间,减少后期施工变更的成本。
在相关技术中,也存在一些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方法,将模型进行处理与导出,然后进行Unity场景搭建与模型分级,并且编写脚本实现手势操作,最后部署到终端设备上进行演示。上述方法中模型交互操作包括对模型的移动手势、旋转手势、缩放手势、进入手势、行走手势。
上述相关技术的交互方式下用户仅能查看建筑模型本身的信息,用户无法根据自己的设想改变虚拟建筑元素的形态和组成,不足以支撑用户与设计师就建筑方案的设计的进一步讨论。因此,如何使用户可以修改虚拟建筑元素的形态和组成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用户无法修改虚拟建筑元素的形态和组成的问题,提供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模型修改交互方法、系统及终端,本发明在带有三维建筑模型和环境信息的虚拟建筑场景中配置了可对虚拟建筑元素的形态和组成进行修改的交互操作,基于用户的语音指令来识别对应的交互操作,再结合手持交互设备的触发指令和语音指令对应的交互操作对虚拟建筑元素的形态和组成进行修改,从而使得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设想改变虚拟建筑元素的形态和组成。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模型修改交互方法,方法包括:
构建带有三维建筑模型和环境信息的虚拟建筑场景;
获取用户语音指令,识别用户语音指令执行对应在虚拟建筑场景所配置的交互操作,并同时检测用户利用手持交互设备产生的触发指令,根据用户语音指令对应的交互操作和触发指令对虚拟建筑场景的虚拟建筑元素进行修改。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构建带有三维建筑模型和环境信息的虚拟建筑场景,具体包括:
获取由多边形面构成的第一三维建筑模型,将第一建筑模型的多边形面转换为三角形面,得到由三角形面构成的第二三维建筑模型;
获取三维图像数据,将第二三维建筑模型与三维图像数据集成,得到带有第二三维建筑模型和环境信息的基础场景;
将带有第二三维建筑模型和环境信息的基础场景转化为虚拟现实场景,得到带有三维建筑模型和环境信息的虚拟建筑场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将第二三维建筑模型与三维图像数据集成,得到带有三维建筑模型和环境信息的基础场景,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0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