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空调器的捕蚊装置及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09963.7 | 申请日: | 202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8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何燕;王宁;刘祥宇;商庆浩;马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F24F13/00;A01M1/16;A01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志斌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调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捕蚊装置及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捕蚊装置包括:壳体和捕蚊部;至少部分壳体设置于气流通道的路径上,且靠近第一进风口一侧;壳体的上设置有供气流通过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捕蚊部设置于壳体内;其中,第一进风口形成有将蚊虫吸入气流通道的负压;捕蚊部引诱蚊虫移动至第一进风口处。本发明通过设置捕蚊部,蚊虫被捕蚊部吸引,靠近第一进风口,被第一进风口附近的负压吸入空调器,顺经气流通路进入捕蚊部,完成对蚊虫的诱捕,在捕杀蚊虫的基础上,具有了诱蚊功能,以便于更好的对蚊虫进行捕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捕蚊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调器成为了人们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的重要手段,夏季除了温度较高外,蚊虫肆虐更是在夜间影响用户睡眠,不仅让人们遭受被叮咬的皮肉之苦,还会传播多种疾病,如登革热,疟疾等。因此,用户捕蚊的需求在夏季尤为明显,如何满足用户在夏季降温的同时,还能够进行无毒无害的驱蚊捕蚊,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捕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捕蚊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捕蚊装置包括:壳体和捕蚊部;至少部分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的路径上,且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一侧;所述壳体的上设置有供气流通过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捕蚊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形成有将蚊虫吸入所述气流通道的负压;所述捕蚊部引诱所述蚊虫移动至所述第一进风口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捕蚊部包括:光线模块,所述光线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一侧,并朝向所述第二进风口一侧发射引诱所述蚊虫的光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捕蚊部还包括:粘蚊贴,所述粘蚊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并沿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方向延伸。
具体来说,蚊虫在第一进风口处被负压吸入后,流经气流通道,进入捕蚊部,通过在捕蚊部的壳体内壁设置粘蚊贴,蚊虫进入捕蚊部后,会被粘在粘蚊贴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捕蚊部还包括:盖体;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方向的至少一侧侧壁为敞口设置;所述盖体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敞口处;其中,所述粘蚊贴设置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盖体一侧的内壁;和/或,所述粘蚊贴设置于所述盖体朝向所述壳体内部一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壳体顶部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其中,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扣合时,所述开口形成供气体通过的通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沿平行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方向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的路径上,且与所述空调器远离所述盖体一侧连接;其中,气流通过所述气流通道进入所述壳体过程中,所述导风板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呈规律的摆动,用于调节进入所述壳体内部的气流流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还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分别与所述空调器的侧壁和所述导风板连接,用于为所述导风板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的摆动提供复位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分别与所述空调器的侧壁和所述导风板连接,用于为所述导风板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的摆动提供动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壳体沿与所述敞口相对的一侧侧壁,呈朝向远离所述盖体的方向延伸的弧形,气流在弧形侧壁的引导下,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涡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9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