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场景的渲染方法、图像处理器、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04182.9 | 申请日: | 202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9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于彬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场景 渲染 方法 图像 处理器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维场景的渲染方法、图像处理器、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渲染方法应用于图像处理器,包括:获取三维场景在上一帧中的各个三维模型以及每个三维模型对应的显示标记以及包围体数据;针对每个三维模型,若该三维模型对应的显示标记为可见,则生成该三维模型的渲染指令,绘制当前帧的该三维模型;若该三维模型对应的显示标记为不可见,则基于该三维模型对应的包围体数据,确定是否将该三维模型对应的显示标记更新为可见,若是,则生成该三维模型的渲染指令,绘制当前帧的该三维模型。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打断渲染流水线问题,提高了渲染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维场景的渲染方法、图像处理器、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三维场景渲染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模型都在视锥体范围内,而且在视锥体范围内还存在模型之间相互遮挡的情况,要做到实时绘制,避免丢帧卡顿现象,就需要引入高效的视锥体剔除和遮挡剔除算法,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模型绘制。
目前,针对视锥体剔除,现有技术的解决办法是引入场景管理、空间划分等类似手段,将场景模型构建为某种树型加速结构,然后对该树各个节点计算包围体,按照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依次与视锥体做相交检测,如果根节点与视锥体不相交则不再对其子节点与视锥体做相交检测,但是复杂三维场景的加速树型会引入更多的包围体,而通过中央处理器CPU做剔除运算会消耗大量CPU时间;针对遮挡剔除,通过CPU实时做到像素级正确的剔除几乎是没有办法的,现有技术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图像处理器GPU的查询办法,对待渲染物体的包围体做绘制检测,如果包围体通过遮挡剔除,则绘制该物体,但是查询会打断渲染流水线,阻塞绘制,反而会降低渲染效率;因此,如何进行三维场景的渲染,以提高渲染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场景的渲染方法、图像处理器、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通过利用绘制时帧间的相关性,将绘制过程分为绘制“可见模型”和绘制“不可见模型”,并将整个绘制渲染的工作通过图像处理器完成,避免绘制时出现显存与内存的数据通信导致的打断渲染流水线的问题,提高了渲染效率。
本申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场景的渲染方法,应用于图像处理器,所述渲染方法包括:
获取三维场景在上一帧中的各个三维模型以及每个三维模型对应的显示标记以及包围体数据;
针对每个三维模型,若该三维模型对应的显示标记为可见,则生成该三维模型的渲染指令,并基于该三维模型的渲染指令,绘制当前帧的该三维模型,将当前帧绘制后的每个三维模型的组合确定为当前帧的三维场景;
针对每个三维模型,若该三维模型对应的显示标记为不可见,则基于该三维模型对应的包围体数据,确定是否将该三维模型对应的显示标记更新为可见,若是,则生成该三维模型的渲染指令,并基于该三维模型的渲染指令,绘制当前帧的该三维模型,将当前帧绘制后的每个三维模型的组合确定为当前帧的三维场景。
进一步的,所述针对每个三维模型,若该三维模型对应的显示标记为可见,则生成该三维模型的渲染指令,并基于该三维模型的渲染指令,绘制当前帧的该三维模型的步骤,包括:
针对每个三维模型,若该三维模型对应的显示标记为可见,则生成该三维模型的渲染指令;
基于该三维模型的渲染指令,获取所述三维场景对应的视锥体的每个截面;
基于所述视锥体的每个截面以及该三维模型对应的包围体数据,确定所述包围体数据指示的包围体当前是否仍然在所述视锥体的内部;
若不在所述视锥体的内部,则将该三维模型对应的显示标记更新为不可见,并基于该三维模型不可见的显示标记,跳过当前帧的该三维模型的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41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共烧生瓷、制备方法及陶瓷基板
- 下一篇:一种资源发放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