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模组及数据中心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04179.7 | 申请日: | 2023-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9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何广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李丽霞;王黎延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模组 数据中心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散热模组及数据中心,涉及设备散热技术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散热不均衡问题。该散热模组,包括循环回路,用于引导散热介质流动,循环回路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单元和散热组件,至少两个换热单元依次串连设置于循环回路中,换热单元用于和电子设备交换热量;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单元,至少两个散热单元和至少两个换热单元沿散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交替设置,散热单元用于对散热介质进行散热。本申请的散热模组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降温。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设备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模组及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散热模组中各换热单元的温度不均衡,且需要进行冗余设计,影响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模组及数据中心,温度均衡,无需冗余设计,散热效果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模组,包括循环回路,用于引导散热介质流动,循环回路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单元和散热组件,至少两个换热单元依次串连设置于循环回路中,换热单元用于和电子设备交换热量;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单元,至少两个散热单元和至少两个换热单元沿散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交替设置,散热单元用于对散热介质进行散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模组,包括循环回路,循环回路可引导散热介质流动,以使散热介质能沿循环回路将热量由一个位置快速传递至另一个位置。具体地,循环回路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单元,换热单元用于和电子设备交换热量,从而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交换至循环回路中的散热介质中,以减少电子设备处的热量积累,且至少两个换热单元依次串联设置在循环回路中,即循环回路中的散热介质会依次流经每个换热单元,以带走每个换热单元处的热量。在此基础上,循环回路还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可以将散热介质中的热量传递至外界,从而对散热介质进行散热冷却,使得散热介质能在循环回路中不间断的吸收热量。具体地,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单元,至少两个散热单元和至少两个换热单元沿散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交替设置,即每个换热单元之后均设置有一个散热单元,当散热介质从换热单元中吸收热量升温后,继续流动会遇到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则对散热介质进行降温,使得散热介质流经下一个换热单元时温度较低,能较好的吸收下一个换热单元处的热量,如此循环,每个换热单元的温差较小,散热效率相对平衡,便于规范化。散热介质在流经每个换热单元后均能获得良好的散热,降低了因散热介质温度过高导致后续换热效率差的可能,而且,散热介质能够及时被散热,其流经每个换热单元时温度差别较小,因此无需进行冗余设计,可以降低成本。与相关技术中,散热介质流经下一个换热单元时温度较高,需要进行冗余散热设计的方案相比,本申请的散热方案能够依次对每个换热单元处的电子设备进行有效散热,且无需进行冗余设计,成本较低,每个换热单元的温度较为均衡。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散热单元被配置在一散热空间内,至少两个换热单元被配置在一换热空间内,散热空间和换热空间不重叠。如此设置,散热单元所在空间和换热单元所在空间相互独立,避免散热单元影响换热单元,且散热单元相对集中,更便于维护。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散热单元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散热单元中的散热介质沿对应散热单元的延伸方向流动。散热单元沿相同方向延伸设置,更便于多个散热单元的布置,以减小占用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散热单元沿预设方向层叠设置,预设方向垂直散热单元内的延伸方向设置。散热单元层叠设置,以避免多个散热单元相堆叠,使得每个散热单元的散热条件相似,散热能力差别较小。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单元包括两个连接端口,两个连接端口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换热单元连通,且两个连接端口沿散热单元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散热单元的两端。两个连接端口设置于散热单元的两端,相比于两个连接端口设置于同一端,散热单元中的散热介质流动方向单一,散热效果更好,且散热介质流动时的沿程损失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4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