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重载自动切换的LDO补偿电路及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223604517.0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67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姚井淳;李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自动 切换 ldo 补偿 电路 芯片 | ||
1.一种轻重载自动切换的LDO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级运放电路,用于根据输入的参考电压和反馈电压进行运算放大,产生放大信号;
二级运放电路,与所述一级运放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放大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轻重载检测电路,与所述二级运放电路、LDO功率管连接,用于采集所述LDO功率管的负载采样电流,并将所述负载采样电流与基准电流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产生第二控制信号;
自动切换补偿电路,与所述轻重载检测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自动切换补偿电路中不同数量采样管的接入,并根据采样管的接入情况形成对应的补偿电路;
所述LDO功率管,与所述二级运放电路连接,还与所述自动切换补偿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形成的补偿电路输出目标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重载自动切换的LDO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重载检测电路包括晶体管PM1、晶体管PM2、晶体管PM3、晶体管NM1、晶体管NM2、基准电流源IB和反相器INV1,其中,
所述晶体管PM1的栅极与所述晶体管PM1的漏极、所述基准电流源IB和所述晶体管PM2的栅极连接,所述晶体管PM1的源极、所述晶体管PM2的源极、所述晶体管PM3的源极与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晶体管PM2的漏极与所述晶体管NM2的漏极、所述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动切换补偿电路连接,所述晶体管PM3的栅极与所述二级运放电路、所述LDO功率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晶体管PM3的漏极与所述晶体管NM1的漏极、所述晶体管NM1的栅极、所述晶体管NM2的栅极连接,所述晶体管NM2的源极、所述晶体管NM1的源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重载自动切换的LDO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切换补偿电路包括晶体管PM4、晶体管PM5、晶体管PM6、电阻R1和电容C1,其中,
所述晶体管PM4的源极、所述晶体管PM6的源极与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晶体管PM4的栅极与所述轻重载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晶体管PM4的漏极与所述晶体管PM5的源极连接,所述晶体管PM5的栅极与所述晶体管PM6的栅极、所述轻重载检测电路、所述LDO功率管和所述二级运放电路连接,所述晶体管PM5的漏极与所述晶体管PM6的漏极、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目标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反馈电压的反馈节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重载自动切换的LDO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切换补偿电路包括晶体管PM4、晶体管PM5、晶体管PM6、电阻R1和电容C1,其中,
所述晶体管PM4的源极与所述晶体管PM5的漏极连接,所述晶体管PM4的栅极与所述轻重载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晶体管PM4的漏极与所述晶体管PM6的漏极、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晶体管PM5的栅极与所述晶体管PM6的栅极、所述轻重载检测电路、所述LDO功率管、所述二级运放电路连接,所述晶体管PM5的源极、所述晶体管PM6的源极与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目标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反馈电压的反馈节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重载自动切换的LDO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DO功率管包括晶体管PM7;所述晶体管PM7的源极与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晶体管PM7的栅极与所述二级运放电路、所述自动切换补偿电路连接,所述晶体管PM7的漏极与目标电压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拓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6045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流式生物质流化床气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用锥面轴承的锥齿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