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式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603463.6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24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斌;侯晟;许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维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42 |
代理公司: | 成都维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345 | 代理人: | 贾颜维 |
地址: | 102100 北京市延庆区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式滤尘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滤尘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其包括循环组件,滤袋框架内均设置有调温管,调温管内填充有导温介质,调温管包括进水端、出水端以及换热段;滤袋框架开口端的外延部上连接有两个卡簧,卡簧将进水端和出水端夹持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调温管利用卡簧固定于滤袋框架内,利用循环组件对于调温管内的导温介质进行循环加热和冷却,导温介质与滤袋表面及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滤袋表面及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或者升高,从而改变滤袋表面及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在滤袋表面加速形成“一次粉尘层”,缩短“一次粉尘层”的形成时间,使袋式除尘器更快地进入最佳工作状态,进而提高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滤尘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式滤尘装置。
背景技术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其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其中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相对密度大的粉尘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至灰斗中,而细小粉尘随气体通过滤袋时被滤袋阻留,从而使气体得到净化。
滤袋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筛滤、碰撞、滞留、扩散、静电等效应,滤袋表面积聚了一层粉尘,这层粉尘称为“一次粉尘层”,在此以后的过滤过程中,“一次粉尘层”成了滤袋的主要过滤层,依靠“一次粉尘层”的作用,网孔较大的滤袋也能获得较高的过滤效率。
在实际除尘过程中,“一次粉尘层”的形成速度比较缓慢,袋式除尘器启动后需要先工作较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进入最佳工作状态,从而影响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干式滤尘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干式滤尘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本体以及多个滤袋框架,多个所述滤袋框架沿所述除尘器本体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滤袋框架设置于所述除尘器本体内,每一所述滤袋框架内均设置有调温管,所述调温管内填充有导温介质,所述调温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端、换热段以及出水端;所述滤袋框架开口端的外延部上连接有两个卡簧,两个所述卡簧的内周侧分别能够与所述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端弹性卡接;还包括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分别与所述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端连接,用于对调温管内的导温介质进行循环加热和冷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调温管利用卡簧固定于滤袋框架内,利用循环组件对于调温管内的导温介质进行循环加热和冷却,导温介质与滤袋表面及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滤袋表面及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或者升高,从而改变滤袋表面及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在滤袋表面加速形成“一次粉尘层”,缩短“一次粉尘层”的形成时间,使袋式除尘器更快地进入最佳工作状态,进而提高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循环管、循环泵、连接管、加热箱以及制冷箱;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多根,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端连接,从而将相邻两个所述调温管连通;所述循环管分别与所述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端连接,且所述循环管、多根所述调温管、多根所述连接管串联成一条循环通路;所述循环泵连接于所述循环管上,所述加热箱和所述制冷箱并联于所述循环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调温管以及循环管形成一个串联通路,利用加热箱或制冷箱改变导温介质的温度,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导温介质循环流动至调温管内,并与滤袋表面及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滤袋表面及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或者升高,进而改变滤袋表面及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在滤袋表面加速形成“一次粉尘层”。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端上均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能够与所述卡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与卡簧抵接,从而阻止调温管向靠近滤袋框架底壁的一侧运动,起到限定调温管位置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维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维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603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