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分离装置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602147.7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72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稷楠;田旺旺;周壮;张凯;陈海阳;李华达;郑锦超;惠德华;刘圣庆;李茂勇;冯钊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F25B43/00;F25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分离 装置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和空调器,涉及油气分离技术领域,有利于提高油气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外壳和过滤组件,外壳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出气口,过滤组件设于外壳内,过滤组件形成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具有进气口和回油口,进气口与第一开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二开口连通,过滤组件与外壳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形成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与出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装置用于油气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油气分离装置通过重力原理对油气进行分离,混有油液的制冷剂进入油气分离装置后,通过降低制冷剂的流动速度,使制冷剂中的悬浮的润滑油碰撞到吸油棉或吸油网上后,靠重力下流积聚后进行油气分离。由于制冷剂的流速不能降低至0,则油气分离装置无法实现高效地油气分离,降低了油气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和空调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气分离装置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外壳和过滤组件,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出气口;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过滤组件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具有进气口和回油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回油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形成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多层过滤层,所述多层过滤层在所述第一腔体至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上依次排布,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过滤层中,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所述过滤层的过滤精度大于远离所述第二腔体的所述过滤层的过滤精度。
可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反渗透膜过滤层和多孔介质过滤层,所述多孔介质过滤层和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层在所述第一腔体至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上依次排布,且所述多孔介质过滤层位于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层的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多孔介质过滤层的材质为石墨烯复合材料。
可选地,在所述多孔介质过滤层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孔介质过滤层的过滤孔呈非直线型。
可选地,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且盖设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过滤组件的具有所述回油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连,且所述回油口借助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盖设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通孔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二部分限定出插槽,所述过滤组件的具有所述回油口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插槽内。
可选地,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过滤组件的连接处。
可选地,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处。
可选地,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且盖设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过滤组件的具有所述进气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连,且所述进气口借助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进气口的尺寸。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外壳的顶端,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外壳的底端。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油气分离装置,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进油口,所述油气分离装置为上述的油气分离装置,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进油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602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