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4 有效
申请号: | 202223601137.1 | 申请日: | 202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62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鲍金强;王泉高;张金彪;任章顺;于潇然;李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昊华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04;B01D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1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subgt;4/subgt;Fsubgt;7/subgt;N/COsubgt;2/subgt;混合气体中全氟异丁腈回收净化装置,包括精馏塔、吸附柱(13)、产品收集罐(14),精馏塔的塔釜(2)外壁设置有盘管,盘管连接高低温机(1),塔釜(2)安装有塔釜温度传感器(3)、塔釜压力传感器(4)和真空泵(5),塔釜(2)底部连接吸附柱(13)下部,吸附柱(13)顶部连接产品收集罐(14);精馏塔的塔顶安装有塔顶压力传感器(7)、塔顶温度传感器(8)和冷凝器(10),冷凝器(10)安装有冷凝器温度传感器(9),冷凝器(10)连接尾气捕集器(11)。该装置可降低精馏塔压力,安全可靠地对全氟异丁腈提纯分离,装置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绝缘气体的回收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4F7N/CO2混合气体回收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全氟异丁腈(C4F7N)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可作为绝缘介质用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和气体绝缘开关柜中。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仅为SF6的1/10,臭氧破坏潜能为零,是一种绿色环保绝缘气体。但是,C4F7N液化温度高,常压下的液化温度为-4.7℃,不能单独使用,需要和稀释气体(如CO2、N2或空气)混合使用。目前电力行业用作混合绝缘气体一般采用C4F7N与CO2混合使用,混合气体中C4F7N浓度一般在10%左右。
当C4F7N与CO2的混合气体应用于电气设备中,随着设备运行,可能存在局部放电等现象,从而导致混合气体发生放电分解。因此需要定期对电气设备内的混合气体进行更新。由于全氟异丁腈价格较贵,对混合气体中的C4F7N进行分离提纯,从而实现C4F7N的循环利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常压下,二氧化碳沸点为-78.5℃,全氟异丁腈与二氧化碳沸点相差较大,当利用精馏塔分离提纯时,由于混合气中全氟异丁腈浓度低,大部分是轻组分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在进入精馏塔时,会因轻组分汽化导致塔压迅速升高,进料困难。同时精馏塔设计的耐压能力越高,相应的材质要求也高,成本增加。在高压下精馏,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4F7N/CO2混合气体中全氟异丁腈回收净化装置。该装置可降低精馏塔压力,安全可靠地对全氟异丁腈提纯分离,装置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4F7N/CO2混合气体中全氟异丁腈回收净化装置,包括精馏塔、吸附柱13、产品收集罐14,精馏塔的塔釜2外壁设置有盘管,盘管连接高低温机1,塔釜2安装有塔釜温度传感器3、塔釜压力传感器4和真空泵5,塔釜2底部连接吸附柱13下部,吸附柱13顶部连接产品收集罐14;精馏塔的塔顶安装有塔顶压力传感器7、塔顶温度传感器8和冷凝器10,冷凝器10安装有冷凝器温度传感器9,冷凝器10连接尾气捕集器11。根据需要,连接管路设置控制阀门。
进一步地,该回收净化装置还包括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分别连接塔顶、冷凝器、尾气捕集器、塔釜、产品收集罐。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尾气捕集器、产品收集罐内均设有冷却盘管。
进一步地,所述精馏塔内填料为金属鲍尔环、金属阶梯环或者金属θ环等。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柱中装填有吸附剂,优选分子筛,更优选5A分子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昊华气体有限公司,未经昊华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601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线切割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生物反应器温控机构及生物反应器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