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钢叠板加工的硬质合金立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2223600977.6 | 申请日: | 202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92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马锡庆;赵龙;宗传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韬(常州)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常州信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2 | 代理人: | 于桂贤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钢叠板 加工 硬质合金 铣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钢叠板加工的硬质合金立铣刀,包括刀柄,刀柄的前端设有刀尖,刀尖上沿圆周依次设有四个底部切削刃,相邻底部切削刃之间均设有一容屑槽,四个底部切削刃分别为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第三切削刃和第四切削刃,第一切削刃和第三切削刃的刃线切过刀尖的中心,第二切削刃和第四切削刃分别贯穿对应的容屑槽而形成底部切削刃;底部切削刃链接周刃部,周刃部设有四个可变右螺旋型排屑槽。该立铣刀的分段式槽内变前角、变螺旋设计可有效改善切削刃受力,可变的几何尺寸使立铣刀能近乎无振颤地切削,并且以接近粗加工的速度来完成精加工,同时兼具了铝用切削部分的轻快、钢用切削部分的抗崩抗磨特性,能够同时实现铝钢叠板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钢叠板加工的硬质合金立铣刀,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机械行业等的叠板加工。
背景技术
机械行业中特殊零部件需要铝和钢件堆叠,一般情况,铝和钢件材料特性相差很大,一把刀很难同时满足两种材料的切削,所以堆叠工件必须要进行分段铣削,同时准备铝用铣刀和钢用铣刀,分两层完成铝和钢部分的铣削加工,工时较长,编程较为繁琐且刀具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铝钢叠板加工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钢叠板加工的硬质合金立铣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钢叠板加工的硬质合金立铣刀,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前端设有刀尖,所述刀尖上沿圆周依次设有四个底部切削刃,相邻底部切削刃之间均设有一容屑槽,四个底部切削刃分别为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第三切削刃和第四切削刃,其中,所述第一切削刃和第三切削刃的刃线切过刀尖的中心,所述第二切削刃和第四切削刃分别贯穿对应的容屑槽而形成底部切削刃;所述底部切削刃链接周刃部,所述周刃部设有四个可变右螺旋型排屑槽。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变右螺旋型排屑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设置在槽底距离底部切削刃0.35倍刃径处,且所述第一槽的螺旋角为30°,轴向前角为12°;所述第一槽末端连接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的螺旋角为40°,轴向前角为8°。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槽和第二槽顺滑过渡,且过渡位置螺旋角为35°。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部切削刃设有一个底刃后角为9°的平面型第一后刀面和一个底刃后角为22°的平面型第二后刀面。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周刃部上设有外周刃,所述外周刃自底部切削刃向后沿着螺旋线方向设有断齿分屑槽,所述断齿分屑槽为多个,且等间隔分布,所述断齿分屑槽的间隔为0.3倍刃径。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断齿分屑槽形状为凹型R状,大小为0.15倍刃径,宽度d为0.1倍刃径。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断齿分屑槽的径向后角为8°,轴向后角为10°。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以所述第一切削刃对应的外周刃为基准,后面每个外周刃距离底部切削刃的位置递增0.15倍刃径。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周刃设有12°圆弧式径向后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分段式槽内变前角、变螺旋设计可有效改善切削刃受力,可变的几何尺寸使立铣刀能近乎无振颤地切削,并且以接近粗加工的速度来完成精加工,同时兼具了铝用切削部分的轻快、钢用切削部分的抗崩抗磨特性。
(2)周刃设计的断齿分屑槽,通过其特殊凹R形状,大大提高刃部抗崩和断屑能力,可以在高线速、大进给的情况下完美断屑,提高排屑效果和加工效率。如刀具本身不设断齿分屑槽,那么刀具直接可进行精加工,保证叠板两种材质同样高质量的被加工表面,实现一刀多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韬(常州)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元韬(常州)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6009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