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管插管固定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23596166.3 申请日: 2022-12-30
公开(公告)号: CN219148575U 公开(公告)日: 2023-06-09
发明(设计)人: 蒋艳;刘岩;寸薇;吴孟航;曹华;吴大勇;黄琪杰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利泽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J15/00 分类号: A61J15/00
代理公司: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代理人: 贺理兴
地址: 610041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双管 插管 固定 装置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双管插管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采用胶布粘接、佩戴式和耳挂式等方案对经鼻腔插管灌注营养液用于肠道营养的管道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固定装置包括贴合部件以及设置在贴合部件上的固定架,贴合部件的两端均连接有用于将贴合部件固定于鼻孔下方人中处的连接部,固定架包括至少两个压合部,两个压合部的一侧相互连接,另一侧相互可拆卸连接,两个压合部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管道的容纳部。通过连接部将带有固定架的贴合部件定位于鼻孔下方人中处,并通过固定架的两个压合部相对运动对管道夹持固定,使管道在鼻孔处保持定位稳、不松动,有效避免了因患者体位移动发生的管道移位或滑脱,更不会产生胶带过敏的担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管插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制作的鼻饲营养导管(亦称鼻肠管)是一种由鼻腔插入,经咽部、食道、胃,置入十二指肠或空肠,用于肠内营养输注对患者营养支持起着重要作用的医疗器械。利用鼻肠管经鼻腔灌注营养液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是对昏迷患者、植物人患者,或因消化道疾病如食道癌,食管狭窄、喉癌,下咽癌等不能经口进食患者,确保其在治疗期间摄入足够营养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须的重要医疗技术手段。

按照《T/CNAS20─2021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国卒中肠内营养护理指南》(2021版),临床使用鼻肠管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高举平台法”是用医用胶带将经鼻腔插入的管道交叉后,直接粘贴在患者鼻翼两侧及面颊部进行管道固定,确保插入鼻腔后的鼻肠管在体内精确定位并能正常工作。胶带上所附粘贴物质的质量、织物的组织结构和经纬密度是控制胶带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鼻肠管“高举平台法”的使用效果;患者头面部皮肤的清洁度、操作人员的操作手法更是影响鼻肠管固定与定位的重要因素。由于管道是采用胶带直接粘贴在患者皮肤表面,或因患者皮肤过敏,或因汗液影响,或因体位移动,或因胶带粘接力不强,均会造成胶带不能紧贴皮肤,容易翘起松脱,发生管道固定移位,引起感染和损伤,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管道滑脱成为具有医疗风险的严重不良事件。

鼻肠管固定是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与肠道营养治疗的关注重点和难点。为了避免患者皮肤过敏和感染的不良事件发生,临床护理对鼻肠管的置管、拔管、并发症预防与处置均有严格规定,要求:每24~48h进行更换粘贴胶布及其固定位置,如有潮湿、松动或移位,均应及时调整或更换导管。这些频繁的日常操作增加了护理劳动强度,加重了护理管理的工作负担,更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体验。

传统采用“高举平台法”的鼻肠管固定方式需要对胶带进行裁剪,反复粘贴,操作复杂、耗费时间,固定效果依赖操作人员手感和经验,鼻肠管定时更换时需要撕下面颊部的固定胶带,患者疼痛感强烈,影响治疗体验,长期用胶带固定鼻肠管还会导致皮肤过敏。鉴于不同厂家胶带产品质量的差异性,因患者面部尤其是鼻翼分泌物的影响,长时间的胶带粘贴以及临床人员的操作经验等原因,临床中固定鼻肠管的常见问题主要有:固定费时、操作复杂、管道移位、管道脱落、异物堵塞、流通不畅、末端开裂、拔出困难等等,尤其以管道的移位和脱落最为常见,或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或出现非医疗拔管,严重影响治疗的有效性,成为医疗安全隐患和发生感染等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定时鼻饲操作时,鼻肠管末端需要抬起灌注,贴在面颊部的胶带需要反复撕开和粘贴,容易造成患者皮肤不适或损伤,上述诸多临床痛点成为长期困惑临床而又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专利CN211536105U中公开了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器,软垫上设置鼻内插进管对气管进行夹持固定,并在软垫的两侧连接带有耳带的弹性带,通过耳带挂在患者的耳部,实现对固定器的固定。由于弹性带的弹性作用,使耳带对患者的耳部产生较大的挤压力,长期的佩戴会对耳部造成伤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利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利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96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