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成本伺服母线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79064.0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56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廖胜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之山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9/165;G01R1/04;G01R1/02;G01R31/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伺服 母线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伺服母线检测系统,它解决了伺服检测电路成本较高等问题,其包括检测主机,检测主机内置采样电路,采样电路配备有整流电路,整流电路通过滤波电路、分压电路以及退耦电路与MCU模块连接,退耦电路与MCU模块之间设置有钳位电路。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效果高、使用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伺服母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伺服母线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伺服驱动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目前主流的伺服驱动器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控制算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功率器件普遍采用以智能功率模块为核心设计的驱动电路,IPM内部集成了驱动电路,同时具有过电压、过电流、过热、欠压等故障检测保护电路,在主回路中还加入软启动电路,以减小启动过程对驱动器的冲击。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现有的伺服母线电压检测芯片供货困难,所采用隔离采样芯片如AMC1200、ACPL-C87H还需要运放进行放大处理再输入到MCU,整个电路成本较高。除此之外,现有伺服驱动器的检测电路在电压电源错接时易损坏伺服驱动器,整体使用安全性较差。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器的检测电路及伺服驱动器[201780036477.7],其包: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第一端口连接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第二端口连接伺服驱动器的负载模块;电压检测模块,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三端口;控制模块,连接电压检测模块;其中,在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无输入时,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断开,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连接,电压检测模块检测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电压。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伺服驱动检测电路接线安全性较差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检测电路整体使用成本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有效降低使用成本的低成本伺服母线检测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低成本伺服母线检测系统,包括检测主机,检测主机内置采样电路,采样电路配备有整流电路,整流电路通过滤波电路、分压电路以及退耦电路与MCU模块连接,退耦电路与MCU模块之间设置有钳位电路。无需采用隔离采样芯片,只需在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上多加一个绕组并进行整流分压输入MCU模块,就能进行母线检测,整个电路成本大大减低。
在上述的一种低成本伺服母线检测系统中,采样电路包括与开关电源的变压器相连的Ns3a绕组;整流电路包括连接在Ns3a绕组与滤波电路之间的整流二极管D59;滤波电路包括连接在整流电路两端之间的的滤波电容C385;分压电路包括串连的分压电阻R456与分压电阻R458;退耦电路包括与分压电阻R458并联的退耦电容C380;钳位电路包括与MCU模块连接的钳位二极管D63。
在上述的一种低成本伺服母线检测系统中,检测主机内部设置有电路安装组件,检测主机配备有接口组件,接口组件与电路安装组件之间设置有隔离组件。检测主机配备的接口组件配备有隔离组件对内部电路安装组件进行防护,具有较好的阻断保护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低成本伺服母线检测系统中,电路安装组件包括若干叠加布置的电路安装板,电路安装板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安装片,检测主机内部设置有与安装片一一对应插接的安装柱,相邻电路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延伸至检测主机外部的导热组件。电路安装组件将各电路分层布置,避免其相互干扰方便后续接线。
在上述的一种低成本伺服母线检测系统中,导热组件包括与电路安装板贴合的导热板,导热板具有延伸至检测主机外部的导热框,导热框与检测主机周边贴合且朝外的一侧均匀分布有导热筋。导热组件布置在电路安装板之间将元器件热量及时导出,对于封闭式的检测主机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之山智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之山智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79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线路电力监测平台
- 下一篇:高清晰多媒体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