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角度直斜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75832.5 | 申请日: | 202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28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邱鹏涌;李翔;朱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艺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4 | 分类号: | B29C45/44;B29C45/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17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直斜顶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角度直斜顶机构,包括模仁本体,所述模仁本体内设置一直顶杆本体和斜顶杆本体,斜顶杆本体设置在直顶杆本体一侧,直顶杆本体侧壁上形成一凸块,斜顶杆本体侧壁上形成与凸块配合的槽口,直顶杆本体的下端连接有一根直顶延长杆,直顶延长杆的上端与直顶杆本体的下端连接。有益效果:1、本机构相比常规斜顶占用的模具结构空间更小,就能避免与模具内其他机构出现过多的干涉,更加有利于解决产品的一些特殊顶出需求;2、直顶延长杆与直顶杆本体是分拆,方便部件的更换与维修;3、通过增加的角度调节杆,可以更加方便钳工配模,防止斜顶运动卡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顶出方案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双角度直斜顶机构,通过此装置可以调节斜顶顶出运动角度和所占空间位置,便于在模具有限空间和产品结构难以实现等状态下使用,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塑胶模具制作生产过程中,一些特殊产品结构空间不足,运动行程不足或者模具结构干涉情况下,常规斜顶难以达成状态下使用,常规的斜顶顶出装置是采用单个角度在3-10度斜度之间控制,它就存在调节角度限制。故需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推进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角度直斜顶机构,可以比常规斜顶运动角度极限10度大,能够最大做到20度.再者可以在有限的模具空间内实现结构顶出并且还能满足部分螺钉柱使用司筒的要求。同时通过角度调节杆控制斜顶微小角度方向的调节。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双角度直斜顶机构,包括模仁本体,所述模仁本体内设置一直顶杆本体和斜顶杆本体,斜顶杆本体设置在直顶杆本体一侧,直顶杆本体侧壁上形成一凸块,斜顶杆本体侧壁上形成与凸块配合的槽口,直顶杆本体的下端连接有一根直顶延长杆,直顶延长杆的上端与直顶杆本体的下端连接,直顶延长杆的下端开设有内螺纹装配孔,角度调节杆的上端设有螺纹柱,螺纹柱上套接有垫片,上述螺纹柱旋接在直顶延长杆下端的内螺纹装配孔内,模具顶板上开设有调节杆装配孔,上述角度调节杆的下段设置在调节杆装配孔内,角度调节杆的下端开设有螺纹孔,角度调节杆下端通过固定螺丝与模具顶板固定连接,模仁本体内设有限位螺钉,该限位螺钉的前端抵住斜顶杆本体后壁,限位螺钉的后端设有限位弹簧,斜顶杆本体后壁上形成与限位螺钉配合的上凸筋和下凸筋,限位螺钉的前端形成与上凸筋和下凸筋配合的限位凸筋,直顶杆本体在模仁本体内上下垂直位移,斜顶杆本体在模仁本体内相对直顶杆本体呈斜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角度直斜顶机构,有益效果:1、本机构相比常规斜顶占用的模具结构空间更小,就能避免与模具内其他机构出现过多的干涉,更加有利于解决产品的一些特殊顶出需求;2、直顶延长杆与直顶杆本体是分拆,方便部件的更换与维修;3、通过增加的角度调节杆,可以更加方便钳工配模,防止斜顶运动卡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艺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艺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758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