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雷管自动检测注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75438.1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45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伟;王镇;左义中;许桂馨;陈子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瑞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滁州市明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6 | 代理人: | 汤畅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雷管 自动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工业雷管自动检测注码装置,包括工作机台,工作机台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注码检测组件,工作机台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上料气缸,工作机台顶部的另外一端固定安装有下料气缸,上料气缸和下料气缸的侧边均固定安装有推动板。上述方案,设置上料气缸,活动块经过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侧边时,第一光电传感器接受到信号,PLC控制终端启动磁控开关,电磁阀受到磁控开关的控制进行上升,对第一雷管组进行限位,当检测合格时,装置继续工作,当扫码枪检测到异常时,通过扫码枪反馈到PLC控制终端的内部,PLC控制终端启动蜂鸣警报器,提醒操作人员,注码检测异常,节约时间和人力,提高装置检测注码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雷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雷管自动检测注码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雷管是用来爆破的一种工具,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雷管进行雕刻自身所有的二维码,在对雷管注码后,需要对雷管的注码进行检测,从而对前置工序的容错率进行校验。
在此装置之前,产品会在激光刻印设备下进行二维码刻印,刻印完成会通过传送皮带将产品输送至下一个工序,待产品经过所有的工序出来后,人工会手持扫码枪一个个对激光刻印的二维码进行校验,检测产品的注码是否合格,而实际在校验的过程中,合格产品较多,而不合格产品较少,故而耗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工业雷管自动检测注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人工会手持扫码枪一个个对激光刻印的二维码进行校验,检测产品的注码是否合格,而实际在校验的过程中,合格产品较多,而不合格产品较少,故而耗时费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工业雷管自动检测注码装置,包括工作机台,所述工作机台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注码检测组件,所述工作机台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上料气缸,所述工作机台顶部的另外一端固定安装有下料气缸,所述上料气缸和下料气缸的侧边均固定安装有推动板,所述上料气缸的侧边固定安装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工作机台顶部的另外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下料气缸的侧边固定安装有第三光电传感器。
其中,所述工作机台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PLC控制终端,所述PLC控制终端的侧边电性连接有蜂鸣警报器,所述PLC控制终端的侧边电性连接有磁控开关,所述机箱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磁控开关与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机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机箱的顶部放置有第一雷管组,所述第一雷管组的侧边放置有第二雷管组。
其中,所述注码检测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检测气缸,所述检测气缸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扫码枪,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机箱顶部的一端,所述扫码枪活动安装在第一雷管组和第二雷管组的顶部,所述扫码枪与PLC控制终端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上料气缸电性连接,所述下料气缸与第三光电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PLC控制终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上述方案中,设置上料气缸,启动有杆气缸,使活动块推动推动杆然后推动板将第一雷管组向侧边进行推动,当活动块经过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侧边时,第一光电传感器接受到信号,PLC控制终端启动磁控开关,电磁阀受到磁控开关的控制进行上升,对第一雷管组进行限位,当检测合格时,装置继续工作,此时传送带继续上料,将第二雷管组进行上料,并通过第一光电传感器和上料气缸的作用,使推动板将第一雷管组和第二雷管组一起推动,使第一雷管组移动到下料气缸的侧边,第二雷管组停留在扫码枪的底部进行注码检测,第一雷管组移动到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侧边,使下料气缸启动,将第一雷管组推出,进行下料,如此反复,当扫码枪检测到异常时,通过扫码枪反馈到PLC控制终端的内部,PLC控制终端启动蜂鸣警报器,提醒操作人员,注码检测异常,机器代替人工,提高装置的自动化,使装置更加智能,节约时间和人力,提高装置检测注码的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瑞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瑞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75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减速离合器的外壳
- 下一篇:一种用于套塑层的切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