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中置轻卡换电站电池加解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73876.4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39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如伟;万琳;范冬林;刘细波;郭海;王欣欣;夏发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绿舟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慧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S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佰耀腾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76 | 代理人: | 余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中置轻卡换 电站 电池 解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置轻卡换电站电池加解锁装置,包括主体框架、牵引装置以及锁枪装置,主体框架用于实现加解锁装置的固定和支撑作用,牵引装置以及锁枪装置均安装固定在主体框架上;锁枪装置包括加解锁电机、枪套、加解锁枪头以及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将整体锁枪装置固定于主体框架上;加解锁电机用于提供加解锁所有的动力输出;加解锁枪头可以在加解锁电机的带动下正反转,实现电池锁止机构的加锁以及解锁作用。本实用新型整个加解锁换电过程,设备可自动化运行,不需人工干预,可有效保障人身以及其他换电资产的安全,而且整个操作过程精准度高,换电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换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中置轻卡换电站电池加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补能方式分为两种,即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换电是在用户需求与充电矛盾加深的现阶段蓬勃兴起的模式,更为高效并且能够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换电模式相比于充电模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其中最大优势换电模式的补能效率高,在3分钟以内即可完成,与此同时,换电所提供的电池由专业人员控制管理,并且高效利用波谷时段进行集中充电,可以降低电池损耗,延长电池的寿命。
换电站作为换电模式中核心设备,主要完成电池的加解锁以及满电电池和馈电电池的舱内更换。对于电池加解锁装置,主要是完成电池换电过程中锁止以及解锁功能,是换电站的重要模块,其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功能的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中置轻卡换电站电池加解锁装置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置轻卡换电站电池加解锁装置,包括主体框架、牵引装置以及锁枪装置,所述主体框架用于实现加解锁装置的固定和支撑作用,所述牵引装置以及锁枪装置均安装固定在主体框架上;
所述锁枪装置包括加解锁电机、枪套、加解锁枪头以及固定支架;
所述固定支架将整体锁枪装置固定于主体框架上;
所述加解锁电机用于提供加解锁所有的动力输出;
所述加解锁枪头可以在加解锁电机的带动下正反转,实现电池锁止机构的加锁以及解锁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主体框架的下侧,且在固定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解锁电机,所述加解锁电机的输出端与枪套相连接,所述枪套另一侧通过螺栓与加解锁枪头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框架包括框架底板、传感器支架、行走固定板以及直线导轨装置,所述框架底板上侧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支架,所述框架底板下侧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行走固定板,且在行走固定板的下侧连接有直线导轨装置,所述框架底板通过直线导轨装置与外框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电机、牵引销以及牵引支架,所述牵引支架固定在框架底板上侧面左部,所述牵引销滑动连接在两个牵引支架之间,且牵引销一端与牵引电机相连接,所述牵引电机固定在框架底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支架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牵引滑轨,且牵引滑轨设置在牵引支架与牵引销之间,所述牵引销通过牵引滑轨与牵引支架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支架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电池进行定位的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置轻卡换电站电池加解锁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整个加解锁换电过程,设备可自动化运行,不需人工干预,可有效保障人身以及其他换电资产的安全,而且整个操作过程精准度高,换电效率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绿舟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慧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绿舟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慧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73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吸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生产用加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