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变电硐室安全护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72040.2 | 申请日: | 202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31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姚德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日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E04H17/20 |
代理公司: | 安徽力澜律师事务所 34127 | 代理人: | 孙伟明 |
地址: | 237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变电 安全 护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变电硐室安全护栏装置,涉及矿石开采的技术领域,包括网体,固定连接于框体内;定位体,具有定位槽,两个相邻的该框体相交处伸入定位槽内;两个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于定位槽的底部,两个该框体对应第一限位板的位置具有第一限位槽,该第一限位板伸入第一限位槽内;底座,固定连接于定位体的底部,该底座用于连接于地面;限位杆,设置于定位体上,用于将框体固定在定位槽内;护板,具有夹槽;两个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于夹槽内,两个该框体的相交处的上端伸入夹槽内,该框体上对应第二限位板的位置具有第二限位槽,该第二限位板伸入对应位置的第二限位槽内;本申请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拆卸框体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石开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下变电硐室安全护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石的开采过程中,硐室是人工开挖的建筑,为了提高安全性,硐室的两侧会安装护栏,通过护栏能够提高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的护栏是先固定在地面,然后将相邻的护栏进行焊接,但是在拆卸的过程中,焊接的方式拆卸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井下变电硐室安全护栏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硐室焊接后,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井下变电硐室安全护栏装置,包括一网体,固定连接于框体内;一定位体,具有定位槽,两个相邻的该框体相交处伸入定位槽内;两个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于定位槽的底部,两个该框体对应第一限位板的位置具有第一限位槽,该第一限位板伸入第一限位槽内;一底座,固定连接于定位体的底部,该底座用于连接于地面;一限位杆,设置于定位体上,用于将框体固定在定位槽内;一护板,具有夹槽;两个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于夹槽内,两个该框体的相交处的上端伸入夹槽内,该框体上对应第二限位板的位置具有第二限位槽,该第二限位板伸入对应位置的第二限位槽内。
优选的:该定位体上具有两个贯穿定位体、定位槽的限位孔,该限位杆的两端侧壁贯穿两个限位孔,该限位杆的两端侧壁分别贯穿定位槽内的两个框体的内侧。
优选的:该限位杆的两端侧壁分别具有通孔,两个该通孔内具有贯穿通孔的U型定位杆。
优选的:该底座的两侧具有两个贯穿底座的定位孔,该定位孔内具有贯穿定位孔的螺杆。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优点是:
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定位槽能够用于两个框体插入,并且第一限位板伸入第一限位槽内能够使得两个框体不能够发生水平位置的相对移动,并且限位杆穿过限位孔能够使得框体被限制在定位槽内,从而实现对框体的定位,同时护板上的第二限位板伸入第二限位槽内,能够对夹槽内的框体的水平位置进行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变电硐室安全护栏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变电硐室安全护栏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框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部分部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护板的剖视图。
其中:框体10、网体20、定位体30、定位槽31、第一限位板32、第一限位槽33、隔板34、插槽35、底座40、定位孔41、螺杆42、限位杆50、限位孔51、通孔52、定位杆53、护板60、夹槽61、第二限位板62、第二限位槽63。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日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金日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720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螺纹铜管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相CO2输入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