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金属龙须缆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62817.7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85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陈卫东;王淼;孙元元;贺键;师志强;赵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1/02 | 分类号: | D07B1/02;D07B1/14;D07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陈巍 |
地址: | 0725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 龙须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船作业纤维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非金属龙须缆,包括承载线芯,承载线芯外套设有过滤层,过滤层外套设有编织护套,编织护套外套设有耐磨涂层。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提高纤维素耐磨性和防泥沙性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船作业纤维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非金属龙须缆。
背景技术
在船舶运输航行中,拖船作业经常发生,所使用的龙须缆均为钢缆,钢缆重量较大,连接操作非常不便,增加连接作用时间。钢丝绳的应用,由于其自重原因,越来越受到限制,正在逐渐淡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现代高强度、超高强度的各种纤维索制品,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有丙纶、锦纶、涤纶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尤其是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普及,又因其强度高、质量轻、柔软、耐腐蚀、及良好的耐候性等优良特性备受关注。
但是,纤维索代替钢丝绳,现有纤维索耐磨性能较钢缆差,尤其在拖索作业上,要求龙须缆要耐磨损,防止泥沙颗粒进入绳体内,现有普通纤维绳索不具有耐磨性好和防泥沙功能,因此亟需非金属龙须缆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非金属龙须缆,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提高纤维素耐磨性和防泥沙性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非金属龙须缆,包括承载线芯,所述承载线芯外套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外套设有编织护套,所述编织护套外套设有耐磨涂层。
优选的,所述承载线芯包括若干S捻向芯和若干Z捻向芯,若干所述S捻向芯和若干所述Z捻向芯螺旋交织呈编织结构。
优选的,若干所述S捻向芯数量为6股,所述S捻向芯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优选的,若干所述Z捻向芯数量为6股,所述Z捻向芯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为防沙布,所述防沙布包裹在若干所述Z捻向芯外侧。
优选的,所述编织护套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质。
优选的,所述耐磨涂层厚度不小于3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承载线芯为龙须缆提供承载力,以承受拖带载荷,承载线芯外面包裹的过滤层能够有效防止泥沙颗粒进入,避免泥沙颗粒对承载线芯造成损害,过滤层外包裹着编织护套,编织护套能有效提供保护,防止运输、装卸及使用过程中承载线芯和过滤层受到机械损伤(磨损),编织护套外包裹的耐磨涂层有效提高非金属龙须缆耐磨性能、耐储存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龙须缆既能保证拖航作业,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我国船舶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编织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载线芯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承载线芯;2、耐磨涂层;3、编织护套;4、过滤层;101、S捻向芯;102、Z捻向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62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