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护腰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559003.8 | 申请日: | 2022-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96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屠晨坤;王承烁;牟魏;白璇;芮亚婷;杨达;席文静;宋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1D13/05 | 分类号: | A41D13/05;A41D27/20;A61H39/04;A61M37/00;A61N2/08;G08B21/24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黄玲玉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护腰器具,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的两侧分别连接一根环腰带的一端,两个环腰带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主体的上方连接有肩带;所述支撑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药包口袋;所述支撑主体内固定设置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有报警器,提供一种能够报警的多功能护腰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护腰器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摔倒和患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显著递增。多数骨质疏松患者在摔倒后不能及时就医,且摔倒后可引发众多并发症,如腰脊疼痛,脊椎椎体畸形、压缩性骨折等。若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与保护措施,可能引发退变性腰椎不稳、退变性脊柱侧凸畸形等,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给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危害。骨质疏松患者因摔倒导致剧烈疼痛、血管破裂、血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案例比比皆是。
20世纪80~90年代,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数据显示,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至少摔倒1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摔倒的概率会逐渐增加,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发生摔倒的概率高达50%。其中5%~10%的摔倒可导致骨折。患者在摔倒后往往不能及时发声提醒周围的人们救治,若不及时救援,对于中重度骨质疏松患者,摔倒便是隐藏的一个巨大杀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报警的多功能护腰器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护腰器具,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的两侧分别连接一根环腰带的一端,两个环腰带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支撑主体的上方连接有肩带;
所述支撑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药包口袋;
所述支撑主体内固定设置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有报警器。
本申请设置,在使用时,将该护腰器具置于人体腰部,通过环腰带将支撑主体捆绑佩戴于腰部,通过肩带挂在肩膀上,实现在佩戴该护腰器具时的支撑主体与人体背部相帖固定。本申请使用时,可以将现有的药包等置于药包口袋内,进行有关敷贴腰部的治疗。除此以外,本申请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直接获取佩戴者行动时的加速度情况,若瞬时加速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则单片机通过报警器报警。
所述支撑主体为热塑性聚氨酯材质制作。打破传统护腰采用钢板、塑料板等材质作为支撑的理念,本申请这种材料软硬适中,松弛有度,弹性好,柔韧性高,而且成本低廉,可回收实现多次利用,能够进行生物降解,在符合我们支撑需求的同时还与当代绿色环保理念十分契合。
所述环腰带包括一端与所述支撑主体边侧固定连接的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支撑主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环腰带,利用弹力带的弹性将人体腰部包裹,通过魔术贴粘贴固定。
所述药包口袋设置在支撑主体朝向人体背部的一面。能够更贴近人体背部,实现更好的吸收。
所述药包口袋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磁石。磁石的设置是为了按压背部的有关穴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所述报警器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环腰带上。报警器设置在其中一个魔术贴上。
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护腰器具,平时使用时,佩戴者可以通过设置的药包口袋进行有关药包的贴敷,当发生摔倒时,一方面该护腰器具能够起到保护腰部的作用,降低摔倒时对腰部的损伤,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报警,提醒周围人能够及时发现救援,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59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