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制品顶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557858.7 | 申请日: | 2022-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36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权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44 | 分类号: | B29C45/4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梁锦鸿 |
| 地址: | 528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制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制品顶出结构,包括若干个用于顶出制品的顶针、配合顶针顶出制品的斜顶针,顶针沿制品的内圈均布设置,制品内圈对应顶针一端的边缘部分设有封胶位,顶针一端的边缘另一部分凸出制品的内圈胶位,由于顶针比制品内圈胶位高,制品脱模时,无论制品跟任何一支斜顶针走,顶针始终挡在制品内圈胶位中,以保证正常出模,能有效实现自动化生产。制品内圈对应顶针一端的边缘部分设有2‑3mm的封胶位。顶针一端的边缘另一部分凸出制品内圈胶位1‑2mm。顶针一端设有倒角位。制品成型时处于上模镶件与下模镶件之间;顶针、斜顶针分别贯穿下模镶件,且斜顶针一端接触制品的内圈胶位;上模镶件对应顶针设有避空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一种模具制品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塑胶制品倒扣部分的模具抽芯结构通过是滑块和斜顶。斜顶相对制作简单,占用模具空间少,而且可以协助顶出,故很多制品的扣位一般取用斜顶结构。如果制品周边较多扣位做斜顶,在顶出高度超出制品高度时,制品就有可能跟其中一支或多支斜顶走。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648805.2公开一种具有顶针的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通过导柱串接,上模板的上方还有一上固定板,上模板与上固定板固接;下模板的下方还有一下固定板,下固定板上设有连接柱,下模板、连接柱和下固定板之间通过锁紧螺杆固接;下模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还有顶板,顶板上设有斜顶、用于将成型的产品顶出的顶针;顶针的上端面设有一个圆柱形凸起,圆柱形凸起的高度为 1mm。该实用新型的顶针的上端面设有一个高度为 1mm 的圆柱形凸起,这样在开模顶出的过程中该圆柱形凸起可防止产品跟着斜顶走,从而杜绝产品卡在斜顶里拿不出来的情况。
申请人在基于上述模具结构下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模具制品顶出结构,通过顶针一端的边缘另一部分凸出制品的内圈胶位,由于顶针比制品内圈胶位高,制品脱模时,无论制品跟任何一支斜顶针走, 顶针始终挡在制品内圈胶位中,以保证正常出模,能有效实现自动化生产。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模具制品顶出结构,包括若干个用于顶出制品的顶针、配合顶针顶出制品的斜顶针,顶针沿制品的内圈均布设置,制品内圈对应顶针一端的边缘部分设有封胶位,顶针一端的边缘另一部分凸出制品的内圈胶位,由于顶针比制品内圈胶位高,制品脱模时,无论制品跟任何一支斜顶针走, 顶针始终挡在制品内圈胶位中,以保证正常出模,能有效实现自动化生产。
制品内圈对应顶针一端的边缘部分设有2-3mm的封胶位。
顶针一端的边缘另一部分凸出制品内圈胶位1-2mm。
顶针一端设有倒角位。
制品成型时处于上模镶件与下模镶件之间;顶针、斜顶针分别贯穿下模镶件,且斜顶针一端接触制品的内圈胶位;上模镶件对应顶针凸出制品的内圈胶位处设有避空孔。
顶针、斜顶针二者另一端分别定位安装在针板上。
针板底部设有配合固定顶针、斜顶针另一端的底针板,顶针、斜顶针通过底针板固定在针板上。
模具在开模过程中,上模镶件与下模镶件分离,底针板、针板在外力作用下带动顶针、斜顶针同步运动并顶出制品,以使制品脱离下模镶件。
上模镶件固定嵌入上模板的内腔中。
下模镶件固定嵌入下模板的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578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余料输送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气凝胶保温涂料的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