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渗透浓水低污泥除硬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53276.1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10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辉;李子强;王其;钱宇翔;赵修锐;张耐平;余梅根;曾雄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汇信盈(嘉兴)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66;C02F1/52;C02F1/00;C02F1/28 |
代理公司: | 嘉兴瑞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519 | 代理人: | 李色燕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 浓水低 污泥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渗透浓水低污泥除硬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且综合于一个构筑物中的前混合池、后混合池、絮凝反应池、澄清池及集水池,前混合池配有氢氧化钠加药泵,后混合池配有碳酸钠/絮凝剂加药泵,絮凝反应池配有助凝剂加药泵。本实用新型除了利用沉淀工艺本身对RO浓水中浊度物质的高效沉降作用外,利用氢氧化钠沉淀镁离子,利用碳酸钠沉淀钙离子,同时利用外循环回流污泥的沉积网捕和吸附作用,强化对浊度物质和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对RO浓水中重金属、有机物及浊度物质均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具有出水水质好,药耗少,占地面积小,最大限度地降低后续工艺处理负担的特点,尤其适用于硬度型污水处理的预处理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浓水低污泥除硬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RO)技术是目前水处理脱盐工艺中最成熟的物理脱盐技术之一,能有效去除水中离子。在设计及使用过程中,根据用户的水源情况及用水要求等条件的差异化,形成了不同工艺流程的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应用较为广泛。
RO设备会产生较多的RO浓水,RO浓水中无机盐和溶解性有机物、细菌、病毒较多,不宜直接外排或进行处理,通常来说会利用沉淀设备进行预处理,来实现泥水分离、除盐除硬、去除悬浮物等功能。但传统的沉淀池往往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出水水质不稳定,絮凝沉淀过程分离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RO浓水去污泥除硬的处理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渗透浓水低污泥除硬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反渗透浓水低污泥除硬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且综合于一个构筑物中的前混合池、后混合池、絮凝反应池、澄清池及集水池,所述澄清池的底部连通有污泥排放泵,所述澄清池与所述絮凝反应池之间设有污泥循环泵,所述前混合池配有氢氧化钠加药泵,所述后混合池配有碳酸钠/絮凝剂加药泵,所述絮凝反应池配有助凝剂加药泵。
优选的,所述污泥排放泵与所述污泥循环泵并接,同时并接有备用泵。
优选的,所述污泥排放泵、所述污泥循环泵与所述备用泵设有清洗管路,所述清洗管路以反渗透浓水作为清洗水源。
优选的,所述集水池之后设置PH调节池,所述PH调节池配有盐酸加药泵。
优选的,所述后混合池与所述絮凝反应池之间设有闸门井。
优选的,所述澄清池采用斜管或斜板沉淀结构,并配有浓缩耙。
优选的,两组设备并行构筑在一个构筑物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除了利用沉淀工艺本身对RO浓水中浊度物质的高效沉降作用外,通过设置前混合池、后混合池,利用氢氧化钠沉淀镁离子,利用碳酸钠沉淀钙离子,同时利用外循环回流污泥的沉积网捕和吸附作用,强化对浊度物质和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对RO浓水中重金属、有机物及浊度物质均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具有出水水质好,药耗少,占地面积小,最大限度地降低后续工艺处理负担的特点,尤其适用于硬度型污水处理的预处理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道仪表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布局图。
前混合池1,后混合池2,絮凝反应池3,澄清池4,PH调节池5,污泥排放泵6,污泥循环泵7,备用泵8,清洗管路9,PH调节池10,闸门井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汇信盈(嘉兴)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汇信盈(嘉兴)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53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化传输多功能光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波纹补偿器猫耳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