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电针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52115.0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66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锐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电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电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包括针筒以及位于所述针筒头部上的三棱针尖,所述三棱针尖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针筒连接的小孔,所述小孔与所述针筒内的通孔连接,所述针筒的下侧设置有一层绝缘层。本申请的电针不仅便于穿刺,而且采用的绝缘涂层,能够有效降低整针的直径,从而便于电针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电针。
背景技术
射频消融(RFA)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1990年Rossi和Mc gahan等最先报道RFA应用于动物肝脏组织的消融,随后用这一技术治疗人类的肝脏肿瘤。目前,RFA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全身多种器官的疾病,除了可以灭活肿瘤,还能减少瘤负荷达到止痛、降低激素分泌等目的,此外还有研究将其应用于非肿瘤疾病如治疗脾功能亢进(脾亢)、良性甲状腺结节、室上速、房颤等。RFA是一种热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热能损毁病变组织,由电极发出射频波使其周围组织中的离子和极性大分子振荡撞击摩擦发热,将病变组织加热至有效治疗温度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可使组织发生凝固坏死,以达到局部灭活组织的目的。同时,射频热效应能使周围组织的血管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向肿瘤供血而防止肿瘤转移。
传统消融针/射频针的针体直径一般范围1.0-1.9mm,以保证一定的强度便于刺入深部病变部位,针体绝缘段的绝缘材料多为套管,热缩管。尺寸都在0.025mm之上,耐压值在2000V以上3500V以内。然而,套管和热缩管的特点会增加整针的直径,从而影响电针的使用。针对于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医用电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电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电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包括针筒以及位于所述针筒头部上的三棱针尖,所述三棱针尖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针筒连接的小孔,所述小孔与所述针筒内的通孔连接,所述针筒的下侧设置有一层绝缘层。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针体的尾部通过带电源线的接头接入医用高频仪器设备,使针体的三棱针尖位置导电,而小孔和通孔的设计,使其三棱针尖的下方能够与通孔导通,而绝缘层的设计用于针体的部分位置绝缘,以便于针体的操作。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针体的长度设置在200-300mm。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操作。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针筒采用尾部开口的针筒,其针筒的壁厚设置在0.2-0.3mm。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针筒强度的同时,减少针筒的重量。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小孔设于所述三棱针尖下方的2mm,其小孔的孔径设置为0.5mm。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小孔与针筒内的通孔连通。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层设于所述三棱针尖下方30mm的针筒上。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用于避让三棱针尖。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层为设置在所述针筒上的金刚石涂层或陶瓷涂层。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用于针体的局部绝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的电针不仅便于穿刺,而且采用的绝缘涂层,能够有效降低整针的直径,从而便于电针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申请涉及的示意图。
图2为申请涉及的针筒截面示意图。
图中:针筒1,通孔101,三棱针尖2,小孔3,绝缘层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锐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锐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52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