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跨越城市管网的新型预制拼装桥墩的微型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43572.3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40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夏署;马跃腾;李丰衍;张敏;张璐;钱凯;赵小红;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南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1D19/02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吴世贵 |
地址: | 5302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越 城市 管网 新型 预制 拼装 桥墩 微型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跨越城市管网的新型预制拼装桥墩的微型基础,属于城市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墙、盖梁、混凝土承台和若干个钢管桩,若干个钢管桩间隔设置,并设置为相对设置的两排钢管桩结构,钢管桩结构插入泥土内,混凝土承台设置在钢管桩结构的顶端,混凝土墙设置在混凝土承台的顶端,盖梁设置在两块混凝土墙的顶端。本实用新型地下桩基采用双排微型群桩+承台的体系,所需预制桩桩径小,施工能更加方便地避开地下管线,除了混凝土承台是现浇的,其它构件均为预制构件,预制构件造型简单,种类少,容易达到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要求,实现工业化的批量生产,进一步降低造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跨越城市管网的新型预制拼装桥墩的微型基础。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人行天桥主要采用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因其具有刚度好、结构整体稳定等优点,目前仍然可以观察到许多采用传统施工构造的人行天桥,但是随着使用周期的增长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传统人行天桥的弊病也展现了出来:建造周期长、影响城市交通等,而铝合金人行天桥与传统人行天桥相比具有不易腐蚀耐久性好、使用材料环保、预制式装配施工周期短、不会影响城市交通和构造多变美化城市等诸多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者采用铝合金人行天桥取代传统人行天桥。但是,诸多设计方案只是针对人行天桥的上部构造进行调整,采用悬挂式、承托式以及混合式结构来增加天桥的承载能力,而对天桥基础形式的设计过于单一,基本上采用各种大直径的灌注桩基础,未能充分利用铝合金上部构造轻巧的优势,对基础承载能力评估过于保守,使得整体经济效益较低。就目前对铝合金人行天桥下部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常常面临以下问题:(1)仍采用传统的钻(挖)孔桩或现浇桩基础等,施工工艺复杂,导致全桥的施工周期仍然较长,无法充分发挥和体现铝合金人行天桥快速化施工的优势;(2)桥体下部基础埋深较大,挖掘量较大,容易产生土体堆积,影响市容以及城市交通,在施工期间容易遇到障碍物(如复杂的市政管网等),并且市政管网拆改所需费用较高、所耗工期长;(3)人行天桥下部基础桩径较大,需要对所挖的基础坑进行相应的支护工作,不仅工作量和所耗资金加大,而且容易与人行道下埋设的电缆沟沟槽、检查井和通讯线缆排管等冲突;(4)考虑到人行天桥需要具备足够的支撑力,桥墩与下部基础所处的地下环境复杂,可供地下作业的空间小,常常还会受到地下水以及土质变化的影响,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一,常常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我国一直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人口也在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挤情况严重,人行天桥的设计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但是基于目前的地下市政管网和其他地下埋设的人防设施已经逐渐完善,如果继续通过传统施工技术,采用钻(挖)孔桩或现浇桩基,常常会对现有的地下埋设的基础设施产生位置冲突。如果要将地下市政管网以及其他设施拆改绕道,不仅造价高而且所耗工期大大加长,严重影响城市交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跨越城市管网的新型预制拼装桥墩的微型基础,解决现有人行天桥基础施工周期较,地下埋设的市政管网导致施工困难和与人行道下方埋设的基础设施产生位置冲突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跨越城市管网的新型预制拼装桥墩的微型基础,包括混凝土墙、盖梁、混凝土承台和若干个钢管桩,若干个钢管桩间隔设置,并设置为相对设置的两排钢管桩结构,钢管桩结构插入泥土内,混凝土承台设置在钢管桩结构的顶端,混凝土墙设置在混凝土承台的顶端,盖梁设置在两块混凝土墙的顶端。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还包括混凝土拱,混凝土拱设置在两块混凝土墙的顶端,盖梁设置在混凝土拱的顶端。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还包括型钢支撑,型钢支撑设置在两块混凝土墙之间,型钢支撑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还包括钢绞线,钢绞线设置在混凝土拱的底部,并横跨水平设置。
进一步地,混凝土墙为预制混凝土墩墙,混凝土墙的底部与混凝土承台采用灌浆套筒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南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理工大学,未经南南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43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装头快速转换装置及压力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组装的山核桃树苗种植用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