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光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36475.1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38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汪希文;张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昂拉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31 |
代理公司: | 上海霖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91 | 代理人: | 陈得宗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分光 光度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光路系统,包括底座和试管室,所述试管室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光路座,所述光路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壳,所述底壳固定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光路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壳,所述光路座的上端一侧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发光二极管a,所述光路座的下端另一侧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发光二极管b,所述光路座的上端与发光二极管a相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上滤色片,所述光路座的上端位于上滤色片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光信号接收器a,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比色试管进行多点测量,减少测量结果受到比色管材质不均匀因素的干扰,有利于降低增加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光路系统。
背景技术
分光光度法是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计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不同物质的吸收光谱是不同的,根据吸收光谱,可以鉴别溶液中所含的物质,现有的分光光度计通常是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等组成,由于仅光源照射于比色试管单侧进行测量,导致测量结果受到比色管材质不均匀因素的干扰较大,容易增加测量误差,影响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度,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光路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光路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光路系统,包括底座和试管室,所述试管室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光路座,所述光路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壳,所述底壳固定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光路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壳,所述光路座的上端一侧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发光二极管a,所述光路座的下端另一侧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发光二极管b,所述光路座的上端与发光二极管a相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上滤色片,所述光路座的上端位于上滤色片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光信号接收器a,所述光路座的上端与发光二极管b相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下滤色片,所述光路座的上端位于下滤色片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光信号接收器b,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PCB控制器,所述PCB控制器信号连接于发光二极管a、光信号接收器a、发光二极管b和光信号接收器b。
优选的,所述PCB控制器上固定安装有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信号连接于PCB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电性连接于发光二极管a、光信号接收器a、发光二极管b、光信号接收器b、PCB控制器和液晶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a与光信号接收器a的数量均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试管室的侧面间隔开设有若干通光口,所述通光口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光路座上下两端的各个发光二极管a与发光二极管b分别将光路经通光口照射于比色试管各侧位置点,光信号接收器a与光信号接收器b将光路信息传输至PCB控制器对应分析生成各个测量结果,PCB控制器将各个测量结果计算出平均数值生成最终测量结果信息,能够对比色试管进行多点测量,减少测量结果受到比色管材质不均匀因素的干扰,有利于降低增加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各部件集装于底座上,使得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缩减整个体积尺寸,减少占用空间,从而方便存放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视角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视角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昂拉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昂拉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364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