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钛氨化釜的氨吸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516027.5 | 申请日: | 202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09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 发明(设计)人: | 郝宇;于洋;赵华;胡海英;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宝源化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78;B01D53/58;B01D53/04;C01C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2300 辽宁省铁岭***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氨化 吸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钛氨化釜的氨吸收装置,其包括:初级氨吸收筒体,其设置在钛氨化釜的外周侧;多个第一排氨管路;二级氨吸收罐;储水罐;氨水回收罐;和三级氨吸收罐;其中,所述第二排氨管路和所述第二补充管路上均设置有水泵;所述第一排氨管路、所述第一补充管路和所述氨水回收管路上均设置有流量阀;所述初级氨吸收筒体、所述二级氨吸收罐内均设置有氨浓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初级、二级和三级氨吸收装置,同时设置有储水罐为其补充水分,同时还将氨吸收饱和的水排出进行存储,保证氨吸收装置内的氨的低浓度状态,以进行更好的氨吸收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钛氨化釜的氨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氨化釜在氨化过程中需要进行排氨处理,而氨气由于其性质不能直接排出至大气。
在申请号为201420837150.3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氨化釜,设置有缓冲门和输送管道进行排氨,但是在该专利中并未对氨进行处理。
而在申请号为201020175423.4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氨化釜氨排空吸收装置,设置有第一氨吸收装置、第二氨吸收装置和盐酸喷淋塔对氨进行吸收,避免对空气的污染。
但是整个系统缺乏持续性和循环性,氨吸收装置吸收饱和后就无法继续吸收,而且没有后续补充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钛氨化釜的氨吸收装置,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钛氨化釜的氨吸收装置,设置有初级、二级和三级氨吸收装置,同时设置有储水罐为其补充水分,同时还将氨吸收饱和的水排出进行存储,保证氨吸收装置内的氨的低浓度状态,以进行更好的氨吸收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钛氨化釜的氨吸收装置,其包括:
初级氨吸收筒体,其设置在钛氨化釜的外周侧,且所述初级氨吸收筒体的外侧壁上部设置有氨水出口,下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钛氨化釜的上部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氨排出口;
多个第一排氨管路,其上端一一对应的连接在所述氨排出口上,且下端向下到达所述初级氨吸收筒体的下部;
二级氨吸收罐,其通过第二排氨管路连接至所述氨水混合出口,且所述二级氨吸收罐的顶端设置有氨回收出口和氨回收进口,底端设置有氨水回收出口和水补充进口;
储水罐,其分别通过第一补充管路和第二补充管路连接至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水补充进口;
氨水回收罐,其通过氨水回收管路与所述氨水回收出口连通;
和三级氨吸收罐,其底端和顶端分别具有一氨气进口和氨气出口,所述氨气进口和所述氨气出口分别通过第一回收管路和第二回收管路连接至所述氨回收出口和氨回收进口;
其中,
所述第二排氨管路和所述第二补充管路上均设置有水泵;
所述第一排氨管路、所述第一补充管路和所述氨水回收管路上均设置有流量阀;
所述初级氨吸收筒体、所述二级氨吸收罐内均设置有氨浓度传感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钛氨化釜的氨吸收装置中,所述氨气出口的下方具有一漏斗状氨吸收部,其内设置有多层活性碳层,且每层活性炭层的直径随着氨气排出的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是,所述的钛氨化釜的氨吸收装置中,所述三级氨吸收罐内存储有稀盐酸。
优选的是,所述的钛氨化釜的氨吸收装置中,所述二级氨吸收罐、所述储水罐、所述氨水回收罐和所述三级氨吸收罐均为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宝源化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宝源化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160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布生产的涂层机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双电源发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