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穿越河流水下挖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07305.0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38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伟;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21B4/04 | 分类号: | E21B4/04;E21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尤立凤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穿越 河流 水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穿越河流水下挖沟装置,包括载体和钻头,载体内设置有主驱动源,钻头转动连接在主驱动源的一端,并与载体内部的主驱动源连接,还包括四个螺旋前进轴,四个螺旋前进轴分别以圆周阵列的方式安装在载体外,且一端均连接有传动件,四个传动件均连接有副驱动源,四个副驱动源均与载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载体外周安装的多个螺旋前进轴,并让多个螺旋前进轴对应连接独立的驱动源,使得需在地下转向时,通过控制任意位置处的螺旋前进轴停止、转速提升或降低的方式来让此装置向上、下、左、右方向转向,较水平定向钻机相比,转向幅度进一步提高,能够适用于穿过较窄河流需弯曲转向幅度明显的挖沟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穿越河流水下挖沟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铺设地下管道,特别是铺设较大口径地下油、气长输管道,在旱地上挖管沟已有多种专用设备。现管道穿越河流或水塘时,还多通过利用水平定向钻机来解决上述需求。
目前现有水平定向钻机在地下转向原理大致如下:因钻机的钻取部分由多个三牙轮钻头节依次连接组成,转向时通过控制位于前端的三牙轮钻头节停止工作,后端三牙轮钻头节的钻进会让钻取部分微微弯曲,进而向着弯曲方向移动,虽转向幅度不大,但在长距离上就明显的体现出。
因转弯是通过通缆钻杆的导线遥控钻头的导向马达控制钻头转向,即使转弯也是以很大的圆弧来转弯,最小弯曲半径大概是五十多米,而不是直角转弯。
如上所述,为避免挖破河流或者与地下坚硬物接触,需增加对地下钻取沟道的整体长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管道穿越河流水下挖沟装置,以解决为避免挖破河流或者与地下坚硬物接触,需增加对地下钻取沟道的整体长度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穿越河流水下挖沟装置,包括载体和钻头,所述载体内设置有主驱动源,所述钻头转动连接在主驱动源的一端,并与载体内部的主驱动源连接,还包括四个螺旋前进轴,四个所述螺旋前进轴分别以圆周阵列的方式安装在载体外,且一端均连接有传动件,四个所述传动件均连接有副驱动源,四个所述副驱动源均与载体连接,所述副驱动源具备转速调节功能,四个所述副驱动源分别带动四个螺旋前进轴处于不同或相同转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载体的内一端安装有轴承,所述钻头一端与轴承的内圈连接,且一体连接有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钻头为等比例缩小的掘进机割头,所述主动驱动源为电机或液压马达,所述钻头的转轴穿过轴承与主驱动源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螺旋前进轴另一端均连接轴座,四个所述轴座均与载体的外壁焊接,四个所述传动件均由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和同步带组成,所述同步带套设在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所述传动件的从动皮带轮与螺旋前进轴的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传动件外包裹有护罩所述护罩的一侧一体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一端与载体的另一端一体连接,四个所述副驱动源均安装在机壳内,且其输出穿进护罩内与四个传动件的主动皮带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驱动源为变频电机或伺服电机,所述载体内还设置有变频器、驱动器、外接电源端、信号反馈源,所述变频器、驱动器均与副驱动源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器还与主驱动源电性连接,所述主驱动源、副驱动源变频器、驱动器和信号反馈源均与外接电源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未经保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07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量产粘接工装
- 下一篇:一种带自动液位控制的预浸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