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晶注射瓶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03670.4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28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俞骁;王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揽芯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通途佳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7 | 代理人: | 闵东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晶注射瓶,包括一中空的罐体,所述罐体尾部设置有尾塞,所述罐体的头部设置有一促渗件,所述促渗件的表面密布有用于穿透表皮的纳米微针,所述促渗件的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与所述罐体连通。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精华液位于促渗件的四周,本实用新型的微晶注射瓶中,罐体内的精华液是直接从促渗件的中心通孔流出,使得精华液可以均匀是流布在促渗件按压的皮肤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晶注射瓶。
背景技术
在美容及医疗技术领域的应用上,药物或者美容精华液在渗透到到皮下的过程中,由于皮肤难以吸收大分子,导致大部分药物或美容精华液未被吸收。纳米微晶表面布满微型针头,用纳米微晶按压皮肤,进而建立皮肤通道,从而提升涂抹于皮肤表面的药物或者美容精华液的吸收效果。
目前美容行业中微晶注射瓶的出液口大多在晶片四周,如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促渗装置及促渗仪(公开号:CN215025198U)所示,该专利中公开的方案显示:在促渗件周边开设了“通孔11”,该“通孔11”直接开设在储液容器的表面与储液室连通。类似于该结构的促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微晶按压皮肤的部位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精华液,大量的精华液位于按压部位四周,造成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晶注射瓶,该微晶注射瓶可以使得精华液均涂抹在被按压的皮肤部位。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晶注射瓶,包括一中空的罐体,所述罐体尾部设置有尾塞,所述罐体的头部设置有一促渗件,所述促渗件的表面密布有用于穿透表皮的纳米微针,所述促渗件的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与所述罐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精华液位于促渗件的四周,本实用新型的微晶注射瓶中,罐体内的精华液是直接从促渗件的中心通孔流出,使得精华液可以均匀是流布在促渗件按压的皮肤表面。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晶注射瓶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揭示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晶注射瓶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此处所作说明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微晶注射瓶,包括一中空的罐体2,所述罐体2尾部设置有尾塞3,所述罐体2的头部设置有一促渗件1,所述促渗件1的表面密布有用于穿透表皮的纳米微针,所述促渗件1的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中心通孔101,所述中心通孔101与所述罐体2连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述的微晶注射瓶还包括一端盖,所述端盖旋设在所述罐体2的头部,所述促渗件1位于所述端盖内。端盖对促渗件1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揽芯微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揽芯微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03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扶手屏总成自动装轴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气缸式灭火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