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造革树脂涂布用多级固化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01388.2 | 申请日: | 202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29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恩;温小祥;黄锭鸿;董浩;王楚安;王松坤;谢金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卡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10 | 分类号: | B05D3/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1161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革 树脂 涂布用 多级 固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化槽机构领域,涉及一种人造革树脂涂布用多级固化槽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溶剂槽,通过溶剂槽上设有滚轴,人造革喷涂好后经过滚轴下到溶剂槽内进行固化,在溶剂槽内设有第一过滤槽与第二过滤槽,在人造草放入第一过滤槽与第二过滤槽内后,过滤时工人容易触碰溶剂,在第一过滤槽与第二过滤内设有过滤棉对杂质进行吸附,且第一过滤槽与第二过滤槽可以直接提起,这样人工不会触碰溶剂,减少了对工人的危害,DMF溶剂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挥发,在溶剂槽上方加上透明盖,且密封性好,透明盖顶部设有吸附器,这样挥发的溶剂被上方的吸附器吸附,且吸附器可更换,同样有效的避免了有害气体对工人的身体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化槽机构领域,涉及一种人造革树脂涂布用多级固化槽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人们习惯将用PVC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VC人造革(简称人造革);用PU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人造革(简称PU革):用PU树脂与无纺布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合成革(简称合成革),通常以织物为底基,在其上涂布或贴覆一层树脂混合物,然后加热使之塑化,并经滚压压平或压花,即得产品,根据覆盖物的种类不同,有聚氯乙烯人造革(PVC),聚氨酯人造革(PU)等,在人造革制作过程中,是在基布(base)上喷涂树脂后,进行固化,固化过程中需要用到含有DMF的溶剂,DMF主要用于皮革、鞋类和纺织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的杀菌和防霉等;食品、粮食、果蔬、饲料和烟草的防霉和保鲜等,现有的技术中在利用DMF作为固化剂时,工厂内都是开放式的,上方不会做防护,这样挥发出的气体对工人的身体伤害比较大,一定程度上会有造成不可治愈的伤害,且在工厂运用DMF时没有有效的过滤,早成大量的浪费,在工人过滤DMF中与皮肤接触后易发生过敏、可引起皮肤湿疹和灼伤,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人造革树脂涂布用多级固化槽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人造革树脂涂布用多级固化槽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人造革树脂涂布用多级固化槽结构,包括溶剂槽,所述溶剂槽为多个槽组成,所述溶剂槽上方设有透明盖,且透明盖下端设有密封边,所述透明盖下端设有卡扣,且卡扣内设有磁铁,所述透明盖内部顶部设有吸附器,所述溶剂槽内分别设有第一过滤槽与第二过滤槽,且第一过滤槽与第二过滤槽相对称,同时内部设置相同,所述第一过滤槽与第二过滤槽内均设有过滤棉,且两者槽壁上方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过滤槽上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所述第二过滤槽上方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挂钩与第四挂钩,且第三挂钩与第二挂钩贴合,同时第一挂钩、第二挂钩、第三挂钩和第四挂钩挂设与溶剂槽槽口,所述溶剂槽正面设有排污管,且排污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溶剂槽槽口上设有支撑块,且支撑块内设有升降杆,同时支撑块为前后两块,所述升降杆之间设有滚轴。
在上述的人造革树脂涂布用多级固化槽结构,所述溶剂槽槽口边后方铰接透明盖后方边底部;且透明盖另外左右两边与溶剂槽槽口边紧密贴合,同时透明盖正面边超出溶剂槽槽口边下延,所述透明盖另外左右两边下端固定连接密封边,且密封边与溶剂槽槽口边紧密贴合,所述透明盖正面边下端铰接卡扣。
在上述的人造革树脂涂布用多级固化槽结构,所述卡扣上平面与溶剂槽槽口边下延平面紧密贴合,所述卡扣上平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固定连接磁铁,所述磁铁吸附于溶剂槽槽口边下延平面。
在上述的人造革树脂涂布用多级固化槽结构,所述透明盖内壁顶部设有魔术贴面,且魔术贴面贴设吸附器,同时吸附器与透明盖内壁顶部面积相同。
在上述的人造革树脂涂布用多级固化槽结构,所述第一过滤槽与第二过滤槽相对称,且两者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过滤槽槽口顶部与溶剂槽槽口之间有距离,且第一过滤槽槽口低于溶剂槽槽口,同时第一过滤槽槽口与第二过滤槽槽口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过滤槽中部固定连接过滤棉,且过滤棉与第一过滤槽底部之间有距离,所述第一过滤槽上方槽壁开设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卡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卡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013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车用电动液压抓斗
- 下一篇:一种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