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69931.5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66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24 | 分类号: | H01M50/124;H01M50/143;H01M10/48;H01M50/29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 11651 | 代理人: | 万鹏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结构,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的电芯;BMS模块及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盖合在箱体上;所述上壳体和/或箱体的内壁涂覆有一层热敏涂层,所述上壳体和/或箱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BMS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上壳体或箱体的内壁涂覆一层热敏涂层,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上壳体或箱体的温度发送给BMS模块,当上壳体或箱体温度大于某一阈值且检测到的电芯电压下降到某一阈值或电芯温度上升到某一阈值时,BMS模块发出热失控预警信号,由于仅仅增加了热敏涂层、温度传感器及连接线,并未增加电池包结构的复杂性,使得整体成本低,可实施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由于电池包内的单体电池热失控引发热扩散的案例屡屡出现,并且要求出现热失控引发热扩散进而导致危险前5分钟,电池包或整车必须发出热失控报警信号提示乘员逃生。
针对电池包热失控预警要求,目前有:1、不增加传感器,利用BMS对电芯的电压和温度采样来进行热失控预警;2、新增一种传感器(压力/烟雾/气体传感器,三种选其一),并利用BMS对电芯的电压和温度采样,然后组合一起预警。第一种技术路线固然可以节约成本,但其致命的缺陷是电池包内不是每个电芯上都会布置采集温度的传感器NTC,一般一个1并12串的模组只有2-3个NTC,当模组内离温度传感器NTC比较远的电芯发生热失控,此时NTC可能无法及时检测到温度的上升或者NTC上报的温度上升速率较慢,无法达到设置的报警阈值,这样就会漏报热失控报警。第二种技术路线是选择新增一种传感器来检测热失控,灵敏度和准确度都会提高,但是新增传感器意味着增加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结构,使得成本低,可实施性强,同时,能够准确的发出热失控预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包结构,其包括:
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的电芯;
BMS模块及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盖合在箱体上;
所述上壳体和/或箱体的内壁涂覆有一层热敏涂层,所述上壳体和/或箱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BMS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与BMS模块之间设置有接插件,通过接插件、连接线将温度传感器与BMS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上壳体或箱体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正对电芯的防爆阀口。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与电芯之间的间隙小于20mm。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上壳体内壁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BMS模块设置在上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线为通讯连接线。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的材质为钣金钢材或铸铝铝材。
优选地,所述电芯的防爆阀口正对箱体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69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