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区充电用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67978.8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39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坤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朱成林 |
地址: | 221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区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区充电用充电桩,涉及充电桩领域,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插座防护组件,所述插座防护组件下方设置有放置架组件,且放置架组件包括有滑槽、滑块、第一铰接座、连接板和放置板,所述放置架组件下方安装有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滑槽、滑块、第一铰接座、连接板、放置板、第二铰接座、固定套、转动杆、支撑杆、螺杆和螺纹套,实现便于支撑电动车充电器,以减少充电器在充电过程长时间悬挂对充电器造成的损坏,一定程度上提高充电器的使用寿命,且放置架组件与支撑组件皆便于折叠收纳,在不使用时可以对支撑组件与放置架组件进行折叠收纳,以减少装置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区充电用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短距离代步工具,在电动车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充电,为了便于电动车更快的充电,其小区内部的停车位置处设置有充电桩,以便于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专利号为CN214267389U公开了一种小区充电用充电桩,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座,所述立柱的两侧开设有齿轮槽,所述立柱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封闭仓,所述封闭仓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槽,所述封闭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仓,所述固定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固定仓的内部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封闭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立柱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该装置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封闭仓,在使用时,当用户进行充电时,将充电器的插头插在插座中,然后电机带动齿轮进行转动后,带动封闭仓进行移动,使封闭仓笼罩在插座的外部,即可防止他人将插头拔下,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但是现有的专利号CN214267389U专利针对电动车充电器未设置放置架,在充电过程中存在充电器长时间悬空设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充电器的使用寿命,为此亟需一种小区充电用充电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区充电用充电桩,以解决现有的专利号CN214267389U专利针对电动车充电器未设置放置架,在充电过程中存在充电器长时间悬空设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充电器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区充电用充电桩,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插座防护组件,且插座防护组件包括有底座、第一防护盖和第一转轴,所述插座防护组件下方设置有放置架组件,且放置架组件包括有滑槽、滑块、第一铰接座、连接板和放置板,所述放置架组件下方安装有支撑组件,且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二铰接座、固定套、转动杆、支撑杆、螺杆和螺纹套,所述放置板上方设置有充电器防护组件,且充电器防护组件包括有第二防护盖、圆孔、第二转轴、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
优选地,所述插座防护组件内侧设置有插座,所述底座位于立柱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防护盖位于底座的外侧,且第一转轴位于第一防护盖内部,所述底座与第一防护盖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槽位于立柱内部开设,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部,且滑块与滑槽相匹配,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座位于滑块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一铰接座的内侧,所述放置板位于连接板远离第一铰接座的一端,且连接板与第一铰接座铰接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铰接座位于立柱的一侧,所述固定套位于第二铰接座内部,且转动杆位于固定套内部,所述固定套与第二铰接座铰接转动,且转动杆位于固定套内部活动。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位于转动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贯穿固定套并延伸至其外侧,且螺杆位于支撑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所述螺纹套位于放置板底部,且螺杆与螺纹套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坤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坤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679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