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制高溜井冲击风流和活塞风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53264.1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61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彭斌;肖利民;潘冬;孔张明;唐超;王宇;姚炯;刘志军;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20 | 分类号: | E21F5/20;E21F1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邓淑红 |
地址: | 41001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溜井 冲击 风流 活塞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制高溜井冲击风流和活塞风的系统,包括高溜井及其连通的分支溜井,各分溜井上方的卸矿硐室通过卸矿格筛卸矿。还包括自动控尘盖板装置、风流逆止装置、排尘泄压通道和负压通风系统;自动控尘盖板装置安装在所述卸矿格筛的下方,卸矿后可自动回位挡住卸矿格筛的格栅;排尘泄压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负压通风系统和所述高溜井连通,风流逆止装置设置于排尘泄压通道内。自动控尘盖板装置在卸矿时被矿石挤压打开,卸矿后自动复位将将卸矿格筛的格栅挡住,避免产生活塞风。高溜井内产生的瞬时高压通过排尘泄压通道快速排入负压通风系统,并可通过风流逆止装置阻止排风回流。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改善卸矿硐室的作业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矿山开采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制高溜井冲击风流和活塞风的系统。
背景技术
高溜井是矿山日常生产作业中卸放矿石的一种必不可少特殊专用通道。当卸放矿石时,将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分布在高溜井内,并通过矿山快速下落产生的正压将大量的冲击粉尘挤压至卸矿硐室和运输巷道内。同时通过这种循环的卸放矿石的动作,也随之产生了活塞风。
当前,有些矿山只采取洒水喷雾的方式进行降尘,但是无法控制冲击风流与活塞风;有些矿山为控制冲击粉尘和活塞风,在每个中段的运输巷道内设置手动风门或者自动风门进行控制,由于车辆需要运输巷道内频繁运输,设置风门不利于车辆的运输,且活塞风和冲击风流对风门的破坏性很大,导致风门经常不能关闭或者被损坏,实际效果有限。
CN214997780U公开了一种溜井倒矿含尘风流净化回收循环利用装置,通过喷雾洒水可以一定程度的溜井的粉尘,但是无法解决高溜井的冲击粉尘和活塞风的问题。且在大量的冲击粉尘和风流巷道内,其很难达到的净化效果。
CN112696224A公开了一种负压平衡溜井除尘方法,通过掘进吸尘钻孔将溜井与各中段的卸矿口,在各中段的卸矿口上方设置集尘罩,在吸尘钻孔内设置净化除尘装置,利用矿石下落形成的负压作为净化除尘装置的动力,实现对溜井口外溢的风流净化除尘,但还是无法解决冲击粉尘和活塞风的问题。
CN110259506A公开了一种超深溜井口防冲击风流的密闭装置,通过在卸矿口设置密闭盖板的方法,将冲击风流和粉尘控制溜井内,可以一定程度的将粉尘控制在溜井内,但卸矿完成后已经外溢至卸矿硐室以及巷道内的分成则无法进行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很好的将冲击粉尘和风流控制在高溜井内,又能将高溜井内的瞬时正压快速释放且可阻止排风回流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可控制高溜井冲击风流和活塞风的系统,包括高溜井及其连通的分支溜井,各分溜井上方的卸矿硐室通过卸矿格筛卸矿。该系统还包括自动控尘盖板装置、风流逆止装置、排尘泄压通道和负压通风系统;自动控尘盖板装置安装在所述卸矿格筛的下方,卸矿后可自动回位挡住卸矿格筛的格栅;排尘泄压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负压通风系统和所述高溜井连通,风流逆止装置设置于排尘泄压通道内。
上述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卸矿格筛的下表面为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平整面。
上述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控尘盖板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尘盖板、配重支撑够件和控尘配重部件,控尘盖板与配重支撑构件连接形成倒V形结构体,V形结构体的夹角处设置控尘转动轴座,使V形结构体可绕转动轴转动,通过控尘配重部件实现自动控尘盖板装置的自动复位挡住所述格栅。
上述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尘盖板的平面尺寸大于所述格栅的平面尺寸,控尘盖板的上表面边缘采用密封缓冲橡胶带固定有胶垫。
上述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尘配重部件距离控尘转动轴座的扭矩比控尘盖板距离旋转轴的扭矩至少大10%以上。
上述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控尘盖板装置安装时,所述控尘转动轴座固定于安装支撑上,所述控尘盖板位于所述卸矿格筛的格栅正下方,通过所述胶垫与格栅下表面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53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位电法热脱附耦合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轴流泵拆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