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位电法热脱附耦合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53039.8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65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薛文博;姚佳斌;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睿之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知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32 | 代理人: | 李建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奉贤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电法热脱附 耦合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脱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原位电法热脱附耦合实验装置,所述实验装置具体包括:电加热机构、温度压力传感机构、加水控制机构及电力系统控制机构。上述电加热机构包括电加热井,电加热井内设有正负电极、加热棒,电加热井内填充导电导热材料,井口设有绝缘层;上述温度压力传感机构包括温度压力监测井,监测探头;上述加水控制机构包括加水箱、流量计、给水控制开关、给水注入管;上述电力系统控制机构包括电控箱、多功能仪表。本实验装置,通过将电阻加热技术和热传导加热技术耦合,充分发挥两种技术优势,普适性强,可实现对有机污染场地的高效修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脱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原位电法热脱附耦合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加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大量重污染化工企业迁改或关停,导致城市遗留了大量有机污染场地。由于原位热脱附具有可避免开挖、治理深度大以及污染物去除彻底的优势,逐渐被应用于复杂有机污染地块的修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在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苯系物及二噁英类等有机污染地块的修复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原位热脱附技术根据加热方式不同可分为热传导加热(TCH)、电阻加热(ERH)和蒸汽强化抽提(SEE)等,TCH技术依靠加热元件发热,产生温度梯度从而加热周边土壤,土壤升温可达500~800℃,能处理绝大多数有机污染。但由于是辐射热传导,因此对加热井附近的区域加热效果较好,对距离较远的土壤升温速度较慢。此外,当地下水流速较快时,加热效果不佳。ERH技术是将电极插入土壤,对土壤进行加热的一种热处置方式,能使土壤加热至100~120℃,对大部分VOCs和部分SVOCs去除效果良好。但ERH升温最高只能达到水的沸点,一般不适用于沸点较高的PAHs、农药等。两种技术都可用于处理有机污染土壤,但使用单一原位热脱附技术局限性较大,受场地条件限制较大,且修复周期长耗费成本高,往往在实际场地污染治理过程中,达不到理想修复效果。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位电法热脱附耦合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原位电法热脱附耦合实验装置,包括电加热机构、温度压力传感机构、加水控制机构、电力系统控制机构和隔热层,所述电加热机构固定连接于隔热层内顶部中间,所述温度压力传感机构固定连接于隔热层内左侧,所述加水控制机构固定连接于隔热层内右侧,所述电加热机构、温度压力传感机构和加水控制机构顶部分别与电力系统控制机构底部、左侧和右侧进行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水控制机构包括加水箱,所述加水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底部固定连接有给水控制开关,所述给水控制开关底部固定连接有给水注入管,所述给水注入管外壁固定连接有水管喷头,所述给水注入管插接于隔热层内右侧。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机构包括正负电极,所述正负电极插接于隔热层中间,所述隔热层在正负电极右侧插接有加热棒,所述隔热层内顶部对应正负电极和加热棒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加热井,所述电加热井内填充有导电导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电力系统控制机构包括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底部两侧分别输出端与正负电极和加热棒顶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箱右侧输出端与流量计和给水控制开关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箱正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多功能仪表。
优选的,所述温度压力传感机构包括温度压力监测井,所述温度压力监测井插接于隔热层左侧,所述温度压力监测井正面固定连接有监测探头。
优选的,所述监测探头输出端与电控箱左侧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位电法热脱附耦合实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原位电法热脱附耦合实验装置,能将ERH与TCH技术优势结合,简化加热装置,在一个加热井内实现两种技术工法,布局灵活,能更大程度的解决工程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睿之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睿之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530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