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腐蚀高光洁复合型不锈钢无缝钢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49502.1 | 申请日: | 202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62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笃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鑫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10 | 分类号: | F16L27/10;F16L5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光洁 复合型 不锈钢 无缝钢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耐腐蚀高光洁复合型不锈钢无缝钢管,包括A耐腐光面钢管、B耐腐光面钢管、管道支撑架和软性衔接件,所述A耐腐光面钢管和B耐腐光面钢管的结构相同,且A耐腐光面钢管和B耐腐光面钢管的下方均设置有管道支撑架,A耐腐光面钢管和B耐腐光面钢管之间通过软性衔接件衔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A耐腐光面钢管和B耐腐光面钢管之间是通过软性衔接件安装在一起的,而软性衔接件为软性连接件,该软性衔接件可以减少避免管道总成出现大范围的振荡,还可以防止因为振荡而产生的错位,软性衔接件可以有效的将管道之间的振荡传动缓冲吸收,其次,可以合理的利用振荡来清洁自身的表面,提高整体的防腐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高光洁复合型不锈钢无缝钢管。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输送石油、天然气、煤气、水及某些固体物料的管道等。钢管与圆钢等实心钢材相比,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是经济截面钢材,广泛用于制造结构件和机械零件,钢管其主要的运输介质为液体,所以为了减少液体的摩擦力,其钢管内外表面均设置有光洁的光面。目前,不锈钢无缝钢管之间均是通过硬性连接(法兰、焊接)的方式安装在一起,该方式让其整体管道总成为一体式,这样的连接方式非常容易出现大范围的振荡,该振荡会影响其连接的精准度,严重甚至会出现错位的情况。
因此,发明一种耐腐蚀高光洁复合型不锈钢无缝钢管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腐蚀高光洁复合型不锈钢无缝钢管,包括A耐腐光面钢管、B耐腐光面钢管、管道支撑架和软性衔接件,所述A耐腐光面钢管和B耐腐光面钢管的结构相同,且A耐腐光面钢管和B耐腐光面钢管的下方均设置有管道支撑架,A耐腐光面钢管和B耐腐光面钢管之间通过软性衔接件衔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A耐腐光面钢管和B耐腐光面钢管的一端分别与软性衔接件相连通在一起,A耐腐光面钢管和B耐腐光面钢管通过抱箍紧固件与管道支撑架相连,管道支撑架是采用‘Y’字型支撑的支架。
优选的,所述A耐腐光面钢管和B耐腐光面钢管包括耐腐光洁面管、衔接端头和衔接通孔,耐腐光洁面管的两端上安装有衔接端头,衔接端头上开设有若干个衔接通孔,若干个衔接通孔以圆形阵列分布的方式开设。
优选的,所述软性衔接件包括软性橡胶波纹管、安装固定端头、安装通孔、支撑限制弹簧和连通中腔,软性橡胶波纹管的中心区域为连通中腔,软性橡胶波纹管的两端安嵌有安装固定端头,安装固定端头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通孔,安装固定端头之间安装有若干个支撑限制弹簧。
优选的,所述软性橡胶波纹管是采用静音橡胶制成的伸缩波纹管,软性橡胶波纹管的外围设置有一圈支撑限制弹簧,支撑限制弹簧的两端与安装固定端头表面相连。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安装通孔和支撑限制弹簧均是采用圆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安装固定端头上,安装通孔和支撑限制弹簧之间错开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A耐腐光面钢管和B耐腐光面钢管之间是通过软性衔接件安装在一起的,而软性衔接件为软性连接件,该软性衔接件可以减少避免管道总成出现大范围的振荡,还可以防止因为振荡而产生的错位,软性衔接件可以有效的将管道之间的振荡传动缓冲吸收,大致流程如下:当A耐腐光面钢管和B耐腐光面钢管其中一个发生振荡时,该两个钢管之间的软性衔接件会吸收传导的振荡,避免振荡影响到另一个为发生振荡的钢管。
2.本实用新型因为设置软性衔接件,所以软性衔接件不会大幅度的限制A耐腐光面钢管或B耐腐光面钢管的振荡,该振荡的出现会将其自身附着的杂质(外界金属、有机物质液、腐蚀液体)震落,减少该杂质的附着,避免影响到钢管的光面和其表面的钝化膜,有效的提高外界防腐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装配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鑫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鑫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495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