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44810.5 | 申请日: | 202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00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凯;查良梁;席贵强;孙建军;丁至诚;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禾创知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4 | 代理人: | 裴娟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模板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夹具,第一夹持单元,包括双向丝杆;双向丝杆横向插入安装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设置在安装板的左侧和右侧,穿过安装板的滑槽后分别连接至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位还设有套装双向丝杆的螺纹槽;第二夹持单元与第一夹持单元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一端连接至第一夹持单元,另一端连接至第二夹持单元;定位装置用于定位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之间设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进行上下调节,同时通过双向丝杆控制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进行左右调节,对不同大小的建筑施工模板完成夹持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建筑被施工建造出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模板来浇筑混凝土结构,通过建筑模板夹具将模板组合固定形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现有的建筑施工模板夹具一般使用木质和金属材料制作,由于金属材质的模板夹具可重复使用而被广泛使用,当前的模板夹具一般采用槽钢来制作,通过螺栓来进行固定。
但是,现有的建筑施工模板夹具一般结构较为固定,不便于对不同尺寸的模板进行夹持,且不便于进行组合使用,一般只能对单种混凝土结构的模板进行夹持,通用性较差,导致模板夹具种类繁杂,不便于管理,不利于提高建筑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夹具,解决在建筑施工时针对不同的模板不便于夹持,夹具的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定位装置;
第一夹持单元,包括安装板、双向丝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双向丝杆横向插入安装板,左右两端均从安装板内穿出,双向丝杆的左右两端还设有摇把;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设置在安装板的左侧和右侧,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穿过安装板的滑槽后分别连接至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垂直于安装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位于安装板内的部分还设有套装双向丝杆的螺纹槽;
第二夹持单元,与第一夹持单元结构相同;
第一连接杆,一端可滑动地连接至第一夹持单元的第一夹板,另一端连接至第二夹持单元的第二夹板;
第二连接杆,一端连接至第一夹持单元的第二夹板,另一端可滑动地连接至第二夹持单元的第一夹板;
定位装置,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单元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持单元的第一夹板的侧壁,用于定位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内分别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滑杆与垂直滑杆设置的把手;滑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夹持单元的第一滑槽内,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夹持单元的第二滑槽内,把手设置在位于第二夹持单元的滑杆末端;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的结构相同,第二连接杆的滑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夹持单元的第一滑槽内,另一端设置在第一夹持单元的第二滑槽内,把手设置在位于第一夹持单元的滑杆末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中空的连接箱、液压推杆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为齿块,连接箱设置在第一夹持单元的第一夹板侧壁,液压推杆设置在连接箱内,液压推杆的末端连接至齿块,齿块插入第一滑槽内;所述滑杆设有与齿块匹配的齿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中空的连接箱、滚珠丝杆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为齿块,连接箱设置在第一夹持单元的第一夹板侧壁,滚珠丝杆的电机设置在连接箱的侧壁,滚珠丝杆的螺母连接至齿块;所述滑杆设有与齿块匹配的齿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44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