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镍片焊点清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42694.3 | 申请日: | 202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46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昊霞;黄娟;窦长菊;许修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欣源工业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23/02;B24B41/04;B24B4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131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镍片焊点 清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镍片焊点清理结构,属于电池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镍片焊点清理结构,包括电机组件和限位装筒,所述限位装筒的一端设置有卡扣筒盖,卡扣筒盖的外表面设置有柄扣,所述卡扣筒盖的内侧设置有卡轴,卡轴与限位装筒通过内螺纹连接,所述卡轴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件。为解决镍片焊点会残留在电池的电极表面,这样会导致平面不够平整,镍片再次焊接时容易出现缝隙进而导致焊接强度不稳定的问题,利用焊点端面磨辊将电池电极处的镍片焊点磨平,在打磨的过程中,产生的镍片碎屑可以通过限位装筒两侧的抛料槽口排出,避免碎屑残留在限位装筒的内部对电池表面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镍片焊点清理结构。
背景技术
镍片在与连电池进行焊接时会产生极小的焊点结构,后期在对电池进行拆卸时,需要将镍片与电池进行分离,之后再重新进行镍片的焊接,而先前的镍片焊点会残留在电池的电极表面,这样会导致平面不够平整,镍片再次焊接时容易出现缝隙进而导致焊接强度不稳定;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提出了一种电池镍片焊点清理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镍片焊点清理结构,利用焊点端面磨辊将电池电极处的镍片焊点磨平,在打磨的过程中,产生的镍片碎屑可以通过限位装筒两侧的抛料槽口排出,避免碎屑残留在限位装筒的内部对电池表面造成损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镍片焊点清理结构,包括电机组件和限位装筒,所述限位装筒的一端设置有卡扣筒盖,卡扣筒盖的外表面设置有柄扣,所述卡扣筒盖的内侧设置有卡轴,卡轴与限位装筒通过内螺纹连接,所述卡轴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件,所述电机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焊点端面磨辊,焊点端面磨辊通过转接传动轴与电机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焊点端面磨辊设置在限位装筒的内部,锂电池件的一端与焊点端面磨辊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筒的外表面设置有抛料槽口,抛料槽口位于锂电池件与焊点端面磨辊贴合面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电机组件与限位装筒之间设置有内筒垫轴,所述内筒垫轴的一端延伸至限位装筒的内侧,内筒垫轴的另一端与电机组件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筒垫轴的四周均设置有合杆,合杆与内筒垫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合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缓冲件。
优选的,所述弹簧缓冲件的一端与限位装筒贴合,弹簧缓冲件的另一端与内筒垫轴,所述合杆与限位装筒通过伸缩轴槽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焊点端面磨辊将电池电极处的镍片焊点磨平,在打磨的过程中,产生的镍片碎屑可以通过限位装筒两侧的抛料槽口排出,避免碎屑残留在限位装筒的内部对电池表面造成损伤;
2、本实用新型,内筒垫轴位于电机组件与限位装筒之间,内筒垫轴的一端延伸到限位装筒的内部,二者之间可以通过合杆以及外侧弹簧缓冲件的配合来实现伸缩操作,延伸至限位装筒内部的内筒垫轴不会与焊点端面磨辊接触,这样可以避免焊点端面磨辊与内筒垫轴出现摩擦的情况,在对锂电池件进行打磨清理的过程中,装有电池的卡扣筒盖会将限位装筒向电机方向挤压,从而实现打磨进程的控制,此时内筒垫轴便可以起到一个限位以及复位的作用,可以避免电池过度打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欣源工业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欣源工业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426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向支撑摄影三脚架
- 下一篇:一种船体焊缝无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