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32811.8 | 申请日: | 202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14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沈子钧;孙伟;倪仕勤;彭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部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江苏森德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A62C3/16;A62C31/05;A62C37/14;F26B2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姜中阳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能源 汽车 户外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桩,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立箱、灭火单元和烘干单元;立箱内部上端中部安装有立板,立板的右端下侧安装有电路板;灭火单元包含弯管、消防喷淋头、环箱、弹簧、T型环和平环,弯管安装在立箱的左端上侧,弯管右侧的水平端插接在立板上,弯管右侧的水平端下方安装有两个消防喷淋头,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桩,当充电桩内部电路发生火情时,消防喷淋头高温时工作,干粉罐内的压缩干粉喷出,对充电桩内部进行灭火,火情发现浇灭更加及时,防火性能更强,利用石墨烯加热片的工作,可将充电桩内部的水汽烘干,保证充电桩内部电路的稳定运行,防潮性能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其作用类似加气站里边的加油枪,能够固定不动在地面或墙面,安装于商业建筑(公共性房屋、大型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地下停车场或电动车充电站内,能够针对不同的额定电压为各种各样型号的电动车充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导入端与交流电力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配有充电器插头用以为电动车充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一般给予基本电池充电和快充二种充电方法,大家可以用特定充电卡在充电桩所提供的人机交互技术操作面板上刷信用卡应用,进行一定的充电方法、电池充电时间、花费数据信息打印出等操作,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显示器能显示充电量、花费、电池充电时间等数据。
现有技术中多数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桩内部未设有灭火装置,当充电桩内部电路长时间工作,散热不够及时等发生火情时,需外部人员发现后使用灭火器等对其进行灭火,火情发现不够及时,极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防火性能较差;当充电桩内部进入水汽时,充电桩内部潮湿,不利于电路工作,不能及时的将水汽烘干,保证充电桩内部电路的稳定运行,防潮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桩,当充电桩内部电路发生火情时,消防喷淋头高温时工作,干粉罐内的压缩干粉喷出,对充电桩内部进行灭火,火情发现浇灭更加及时,防火性能更强,利用石墨烯加热片的工作,可将充电桩内部的水汽烘干,保证充电桩内部电路的稳定运行,防潮性能更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桩,包括立箱、灭火单元和烘干单元;
立箱:内部上端中部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的右端下侧安装有电路板;
灭火单元:包含弯管、消防喷淋头、环箱、弹簧、T型环和平环,所述弯管安装在立箱的左端上侧,所述弯管右侧的水平端插接在立板上,所述弯管右侧的水平端下方安装有两个消防喷淋头,两个消防喷淋头分别位于立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弯管左侧的竖直端安装有环箱,所述弹簧的上端连接在环箱的内部上端,所述T型环的上端上下滑动连接在环箱的内部下端,所述T型环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平环,所述弹簧的下端连接在平环上;当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内部电路发生火情时,消防喷淋头上玻璃管内的液体受热将玻璃管涨破,干粉罐内的压缩干粉经弯管从消防喷淋头喷出,对充电桩内部进行灭火。
烘干单元:安装在立箱的内部下侧。
进一步的,所述灭火单元还包含罐座、干粉罐和安全阀门,所述立箱的左端安装有罐座,所述干粉罐的下端插接在罐座上,所述干粉罐的上端安装有安全阀门,所述安全阀门的上端安装有竖直的螺管。当将干粉罐安装后,通过转动T型环,即可使T型环与安全阀门上端竖直的螺管螺纹连接,打开安全阀门,实现干粉的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单元包含温湿度传感器和石墨烯加热片,所述立板的下端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石墨烯加热片安装在立箱的内部下端和立箱的内部下端四周。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可时刻监测该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内部的温湿度情况,当湿度较高时,可使石墨烯加热片工作,发热将充电桩内部的水汽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部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江苏森德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部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江苏森德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328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