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稀土生产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08833.0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31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袁伟;税东;朱志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沃耐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B01D36/04;B01D35/16;B01D29/56;B01D29/03;C02F103/16;C02F1/00;C02F1/5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廖大应 |
地址: | 61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生产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稀土生产污水处理装置,属于稀土生产技术领域,该稀土生产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第一挡板以及搅拌组件,处理箱内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依次分隔为沉淀区、反应区、滤渣区与澄清区,道,沉淀区的顶壁上连通设有进水管,反应区的顶壁上连通设有泵料管,澄清区的侧壁上连通设有排水管,沉淀区、反应区、滤渣区和澄清区的底部均设有排渣管,第一挡板的一端安装在处理箱的内顶壁上,另一端向下延伸,第一挡板位于进水管与第一隔板之间,搅拌组件安装在反应区内,搅拌组件用于搅拌反应区内的污水。该稀土生产污水处理装置先分离出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后再加药析出污水中的污染元素,降低了稀土污水处理的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稀土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稀土生产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生产中产生的污水含有多种化学物质,若不能有效治理,会严重污染环境,其中,污水中的放射性元素的含量较高,超出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现有稀土废水处理中,通过向稀土污水中添加药品使得放射性元素沉淀,从而清除大部分放射性元素,但是在添加药品的同时,由于稀土污水中还残留有固体颗粒,药品会将部分固体颗粒溶解,增加污水处理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稀土生产污水处理装置,用于解决在稀土污水处理中污水固体颗粒溶于水中加重处理负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稀土生产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依次分隔为沉淀区、反应区、滤渣区与澄清区,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沉淀区和所述反应区之间,所述第一隔板的顶壁和所述处理箱的顶壁之间设有供污水通过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隔板位于所述反应区和所述滤渣区之间,所述第二隔板的底壁和所述处理箱的内底壁之间设有供污水通过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隔板位于所述滤渣区和所述澄清区之间,所述第三隔板的顶壁和所述处理箱的顶壁之间设有供污水通过的第三通道,所述沉淀区的顶壁上连通设有进水管,所述反应区的顶壁上连通设有泵料管,所述澄清区的侧壁上连通设有排水管,所述沉淀区、所述反应区、所述滤渣区和所述澄清区的底部均设有排渣管;
第一挡板,一端安装在所述处理箱的内顶壁上,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
搅拌组件,安装在所述反应区内,所述搅拌组件用于搅拌所述反应区内的污水。
可选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
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形成供污水通过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过滤板封堵安装在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所述第一过滤板位于所述沉淀区内;
第二过滤板,封堵安装在所述第一流道远离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过滤板位于反应区内。
可选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过滤板的顶壁和所述第一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底壁和所述第一挡板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搅拌组件包括:
电机,安装在所述反应区的顶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位于所述反应区的内部;
转动杆,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
若干叶片,分别安装在所述转动杆上,若干所述叶片沿所述转动杆的轴心周向分布。
可选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
过滤箱,位于所述滤渣区内,所述过滤箱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隔板上,所述过滤箱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三隔板上,所述过滤箱上开设有贯穿上下对立面的滤孔;
过滤棉,填充在所述过滤箱内,所述过滤棉用于过滤所述污水中的小颗粒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沃耐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沃耐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08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