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管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03933.4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59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舒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沪杰 |
主分类号: | F16L55/115 | 分类号: | F16L55/115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管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管的密封结构,其组装结构包括盖子和管子两部分,盖子的内壁和管子的外壁分别形成对应的螺纹,管子的前端形成锥度密封端口,同时盖子的内部形成有与管子的锥度密封端口对应的锥度密封腔。其管子前端的锥度密封端口4具有外侧C处锥度面和内侧D处锥度面;盖子的锥度密封腔具有上表A处锥度面和下表B处锥度面。使得A处锥度与C处锥度配合,B处锥度与D处锥度配合,A处锥度与B处锥度放出适当的配合量,让两处的配合紧密,两处配合经过螺纹锁紧让盖子跟管子更密封。同时两处锥度防止塑料管软变型的问题,锥度相配让管子更密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的密封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塑料管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塑料管是比较常见的管材,可用于诸多领域,然而在塑料管的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涉及到密封操作;市面上的常见密封操作是将密封盖仅仅通过螺纹丝口拧在管口上,有的时候会涂抹密封胶,但密封胶容易老化失效,这使得市面上的塑料管密封性不佳,容易密封失效,而且塑料管软变型。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塑料管的密封结构,通过锥度锁住管口,密封时效久,两处锥度防止塑料管软变型的问题,锥度相配让管子更密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塑料管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组装结构包括盖子和管子两部分,盖子的内壁和管子的外壁分别形成对应的螺纹,管子的前端形成锥度密封端口,同时盖子的内部形成有与管子的锥度密封端口对应的锥度密封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塑料管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管子前端的锥度密封端口具有外侧C处锥度面和内侧D处锥度面;盖子的锥度密封腔具有上表A处锥度面和下表B处锥度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管的密封结构,其组装结构包括盖子和管子两部分,盖子的内壁和管子的外壁分别形成对应的螺纹,管子的前端形成锥度密封端口,同时盖子的内部形成有与管子的锥度密封端口对应的锥度密封腔。其管子前端的锥度密封端口4具有外侧C处锥度面和内侧D处锥度面;盖子的锥度密封腔具有上表A处锥度面和下表B处锥度面。使得A处锥度与C处锥度配合,B处锥度与D处锥度配合,A处锥度与B处锥度放出适当的配合量,让两处的配合紧密,两处配合经过螺纹锁紧让盖子跟管子更密封。同时两处锥度防止塑料管软变型的问题,锥度相配让管子更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装图;
图2-图3是盖子对应的示意图;
图4-图5是管子对应的示意图。
其中:盖子1,管子2,螺纹3,锥度密封端口4,锥度密封腔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塑料管的密封结构,如图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其组装结构包括盖子1和管子2两部分,盖子1的内壁和管子2的外壁分别形成对应的螺纹3,管子2的前端形成锥度密封端口4,同时盖子1的内部形成有与管子2的锥度密封端口4对应的锥度密封腔5。
如图所示,具体实施这样的,其管子2前端的锥度密封端口4具有外侧C处锥度面和内侧D处锥度面;盖子的锥度密封腔5具有上表A处锥度面和下表B处锥度面。使得A处锥度与C处锥度配合,B处锥度与D处锥度配合,A处锥度与B处锥度放出适当的配合量,让两处的配合紧密,两处配合经过螺纹锁紧让盖子跟管子更密封。同时两处锥度防止塑料管软变型的问题,锥度相配让管子更密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沪杰,未经舒沪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039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实训平台
- 下一篇: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