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浸出器负压沥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99200.8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23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王振山;田贵成;刘大刚;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汇福油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C11B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叶晓龙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出 器负压沥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浸出器负压沥干装置,包括浓混合油浸箱和存料箱,所述浓混合油浸箱的下方设置有稀混合油浸沥干段,且稀混合油浸沥干段的下方安装有螺杆泵,所述螺杆泵的一侧设置有高负压的多级离心风机。该浸出器负压沥干装置,能充吸收浸出器沥干段内浸出粕内的残留的溶剂;并将含溶气体排入浸出器上层,由于气体循环在浸出内部;避免引起浸出器变形,负压吸引下的溶剂进入料斗,通过螺杆泵打入稀混合油浸出段物料处,采用螺杆泵吸引溶剂含有较高的杂质(粕),螺杆泵完全避免堵塞,而浸出器负压沥干装置较高的吸风量和负压,可以加快吸收浸出器沥干段内浸出粕内的残留的溶剂,进一步降低浸出粕含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浸出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浸出器负压沥干装置。
背景技术
浸出器结合负压沥干装置进行搭配使用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大豆压榨过程,在大豆浸出过程中,需要用到正己烷作为溶剂对大豆中的大豆油进行萃取。萃取结束后,再对豆油及豆粕进行脱溶让其中的正己烷进行回收,回收后的正己烷再循环重复使用,能耗主要集中在蒸汽、电和正己烷方面。蒸汽的用途主要在3个方面:作为热源对原辅料进行加热、作为水的来源对大豆进行调质处理、作为动力来源进行生产系统真空的抽提等,但是浸出器负压沥干装置存在气压挤压变形、内部异物堵塞等。
市场上的浸出器采用单个离心风机难以达到较大的风量和负压,负压效果不易吸引下溶剂进入料斗,浸出粕含溶过高,导致吸引下溶剂含有较高的杂质(粕),同时由于气体循环在浸出内部导致引起浸出器变形,导致内部泵堵塞,螺杆泵完全避免堵塞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出器负压沥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浸出器采用单个离心风机难以达到较大的风量和负压,负压效果不易吸引下溶剂进入料斗,浸出粕含溶过高,导致吸引下溶剂含有较高的杂质(粕),同时由于气体循环在浸出内部导致引起浸出器变形,导致内部泵堵塞,螺杆泵完全避免堵塞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浸出器负压沥干装置,包括浓混合油浸箱和存料箱,所述浓混合油浸箱的下方设置有稀混合油浸沥干段,且稀混合油浸沥干段的下方安装有螺杆泵,所述螺杆泵的一侧设置有高负压的多级离心风机,所述浓混合油浸箱的顶端安装有存料箱。
进一步的,所述浓混合油浸箱与稀混合油浸沥干段之间为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泵与高负压的多级离心风机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浓混合油浸箱与存料箱相连通,且高负压的多级离心风机与存料箱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浸出器负压沥干装置,多级离心负压风机室仓采用高负压的多级离心风机;具有-0.35-0.4公斤的负压真空度;能充吸收浸出器沥干段内浸出粕内的残留的溶剂;多级离心负压风机并将含溶气体排入浸出器上层,由于气体循环在浸出内部;因此不会引起浸出器变形,浸出粕含溶降低从30~35%降低到25~28%。湿粕含溶降低5%~7%,高负压的多级离心风机采用变频控制,精确调节真空度和风量,负压吸引下的溶剂进入料斗。
1.本实用新型将浓混合油框架相连通安装在稀混合油框架,同时浸出器的负压沥干吸风风机采用高负压的多级离心风机;具有-0.35-0.4公斤的负压真空度;采用高负压的多级离心风机同比单级风机,真空度提高2-3倍,进一步降低湿粕含溶。单级风机降低含溶2-3%,采用高负压的多级离心风机降低含溶5-7%,能充吸收浸出器沥干段内浸出粕内的残留的溶剂;并将含溶气体排入浸出器上层,由于气体循环在浸出内部;避免引起浸出器变形。
2.本实用新型负压吸引下的溶剂进入料斗,通过螺杆泵打入稀混合油浸出段物料处,增加螺杆泵,将真空吸引下的溶剂进入料斗,通过螺杆泵打入稀混合油浸出段物料处,采用螺杆泵吸取溶剂含有较高的杂质(粕),螺杆泵完全避免堵塞,而浸出器负压,沥干装置较高的吸风量和负压,可以加快吸收浸出器沥干段内浸出粕内的残留的溶剂,进一步降低浸出粕含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汇福油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汇福油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99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