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简单转换的喷灌滴灌两用全自动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93147.0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24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杰;于存龙;董智超;江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仿生界面科学未来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巨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3 | 代理人: | 赵洋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简单 转换 喷灌 滴灌 两用 全自动 灌溉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简单转换的喷灌滴灌两用全自动灌溉系统,包括压力水源、灌溉装置和控制系统,喷灌滴灌分支管道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通的滴灌组件、分支管道和喷灌组件,滴灌组件、喷灌组件均分别与两用喷头连通,两用喷头包括与滴灌圆管或喷灌圆管连通的喷头接口和连接在喷头接口底部前端向下倾斜的喷头仿生尖,喷头接口为中空结构,水从中空结构中流入喷头仿生尖后流出进行灌溉。本系统可通过一套装置实现喷灌和滴灌两种功能,同时可以通过调整供水泵供水压力实现喷灌滴灌功能的简单转换;本系统通过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蓄水池水位线和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实现了全自动、智能蓄水和喷灌滴灌,操作更加简单、更加智能、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简单转换的喷灌滴灌两用全自动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亩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4。同时,农业用水占我国经济用水量的60%以上,巨大的农业灌溉用水量给我国的水资源利用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解决水资源的紧缺必须要求农业对灌溉用水进行高效利用。喷灌是借助输水管道和配送管道将灌溉水或输送到喷头部位,然后在较高压力下利用喷头将灌溉水高流量而又均匀地喷洒到作物的枝叶上或根系周围的土壤上,从而达到灌溉的目的。滴灌是将灌溉水在一定低压下,利用细管输送到滴灌滴头上,以较低的流量一滴滴均匀的滴入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表层或土壤中的灌溉方式。喷灌适用于局部灌溉,而喷灌既可以进行局部灌溉,又可以进行全面灌溉。
由于农作物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需水量和供水特点的不同,先进的灌溉系统需要同时具备喷灌和滴灌功能,以便满足差异化的灌溉需求。但是,现在的普通灌溉系统通常需要多种不同的设备才能完成以上2种功能,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灌溉以及设备转换工作,智能性差;因此需要发展一种更加智能、高效、省时省力的可以简单转换的喷灌滴灌两用全自动灌溉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灌溉方法普遍只能实现喷灌或滴灌中的一种灌溉方式,而无法同时实现喷灌、滴灌两种灌溉方式;以及即使采用压力感应控制法、流量控制法以及阀门控制法等能解决喷灌滴灌两用问题,但是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投入成本高、操作复杂、环境要求高等诸多问题,提供一种可以简单转换的喷灌滴灌两用全自动灌溉系统,本系统可通过一套装置实现喷灌和滴灌两种功能,同时可以通过调整供水泵供水压力实现喷灌滴灌功能的简单转换;本系统通过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蓄水池水位线和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实现了全自动、智能蓄水和喷灌滴灌,操作更加简单、更加智能、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简单转换的喷灌滴灌两用全自动灌溉系统,包括压力水源和与压力水源连接的灌溉装置;
灌溉装置包括与压力水源连接的供水泵和通过水管依次与供水泵连通的输水主管道、喷灌滴灌分支管道、两用喷头,两用喷头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分别与喷灌滴灌分支管道连通;
喷灌滴灌分支管道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通的滴灌组件、分支管道和喷灌组件;
滴灌组件包括通过三通管与输水主管道连通的滴灌喷头本体和连接在滴灌喷头本体四周的至少两个滴灌圆管,滴灌圆管一端与滴灌喷头本体连通、另一端与两用喷头连通;
喷灌组件包括与分支管道连通的喷灌喷头本体和连接在喷灌喷头本体四周的至少两个喷灌圆管,喷灌圆管一端与喷灌喷头本体连通、另一端与两用喷头连通;
两用喷头包括与滴灌圆管或喷灌圆管连通的喷头接口和连接在喷头接口底部前端向下倾斜的喷头仿生尖,喷头接口为中空结构,水从中空结构中流入喷头仿生尖后流出进行灌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以简单转换的喷灌滴灌两用全自动灌溉系统,作为优选方式,还包括与灌溉装置连接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空气湿度监测器,控制器与供水泵相连,控制器为单片机,空气湿度监测器设置在待灌溉区域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仿生界面科学未来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仿生界面科学未来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93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果托及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旋重锤式锁风卸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