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84625.1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46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爱科森博顿聚合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85 | 分类号: | B29C48/285;B29C48/27 |
代理公司: | 无锡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张春合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料 进料 结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包括进料管道及若干进料混合管道,若干所述进料混合管道沿进料管道周向设置;所述进料混合管道包括颗粒料管道及若干粉体管道,所述颗粒料管道与进料管道倾斜相连通,所述粉体管道下端口设于颗粒料管道上端壁上方并与颗粒料管道相连通。本装置通过独立进料避开使用搅拌设备造成的扬尘,利用物料单独进料时在颗粒料管道内进行简单预混从而达到物料混合且避免扬尘的状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料进料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双螺杆挤出进料装置多为料斗进料,预先将所需物料混合好后投入料斗,利用物料自重进入双螺杆挤出机。
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多种组分预先混合过程中,因使用搅拌设备,投料放料等过程中易形成扬尘,影响现场6s管理,同时粉尘易被操作员工吸入,长此以往易造成职业危害。
(2)预先混合好的物料在转移至料斗及在料斗中利用自重进入双螺杆时由于物料本身比重不同,容易形成分层现象,导致物料分布不均,影响产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原料进料结构装置,其包括进料管道及若干进料混合管道,若干所述进料混合管道沿进料管道周向设置;
所述进料混合管道包括颗粒料管道及若干粉体管道,所述颗粒料管道与进料管道倾斜相连通,所述粉体管道下端口设于颗粒料管道上端壁上方并与颗粒料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排气管道,所述进料管道向上延伸形成排气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混合管道设有1-6组,且若干组所述进料混合管道沿进料管道周向等角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混合管道设有两组,且两个所述颗粒料管道对称安装于进料管道两侧并与进料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颗粒料管道与进料管道间的角度呈120-150°。
进一步的,所述粉体管道与进料管道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粉体管道与颗粒料管道间的角度为30-70°。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进料混合管道中的粉体管道设有1-5个。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道排气口处安装有防尘布。
进一步的,所述颗粒料管道的长度为2-6米,所述粉体管道的长度为1-6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独立进料避开使用搅拌设备造成的扬尘,利用物料单独进料时在传输管道内进行简单预混从而达到物料混合且避免扬尘的状况.
(2)通过前端密闭设备将粉体料经粉体管道缓慢持续的落在颗粒料管道的下端,颗粒料经颗粒料管道滚动进料时带动粉体通过进料管道进入双螺杆设备;物料进入双螺杆设备进料口后,升温产生的水汽及携带的少量粉体经排气管道向上蒸腾,少量粉体附着在排气管道上方覆盖的防尘布上,便于定期进行清理,水汽则挥发到空气中。
(3)通过本装置,可减少人工及拌料成本,采用自动化进料;避免传输过程中扬尘,提高车间清洁度,强化6S管理;避免员工吸入粉尘形成职业危害;粉体及颗粒按照配方比例独立传输到进料装置中,通过颗粒自重滚落带动粉体进行传输进双螺杆设备,实现初步混料;颗粒及粉体中吸收的潮气在双螺杆进料口遇热,挥发蒸腾,通过排气管道排出,逸散的极少量粉体通过排气管道排气口上的防尘布进行收集,操作便捷、避免扬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爱科森博顿聚合体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爱科森博顿聚合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84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丝绸面料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涡旋压缩机进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