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湿烟气粉尘浓度在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83233.3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42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史现志;史瑞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东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高向华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粉尘 浓度 在线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在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湿烟气粉尘浓度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安装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管道和第二金属管道,所述第一金属管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粉尘浓度检测仪。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金属管道、第二金属管道、检测管道、粉尘浓度检测仪、气泵、检测头、抽取管、抽取头和控制中心之间的配合,能够定时间隔的将高湿烟气吸入到检测管道的内部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在将检测管道内部的高湿烟气吹出其内部,减少高湿烟气与检测头接触的时间通过吹拂能够将检测头表面附着的杂质进行吹出清洁,防止高湿烟气杂质附着在检测头表面大大增加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和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在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湿烟气粉尘浓度在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粉尘检测仪简称粉尘仪,也叫粉尘测量仪或粉尘测试仪,主要用于检测环境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粉尘仪的种类分为:激光粉尘仪,在线式连续监测粉尘仪、便携式粉尘仪等,粉尘仪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矿山、冶金、电厂、化工制造、卫生监督、环境保护、环境在线监测等等。
现有的粉尘浓度在线检测在对高湿烟气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由于高湿烟气的内部含有较多的杂质或者水汽,在进行检测时容易使得部分的杂质堆积在检测装置的检测头上,长时间的堆积容易造成后续检测头检测的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湿烟气粉尘浓度在线检测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湿烟气粉尘浓度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安装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管道和第二金属管道,所述第一金属管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粉尘浓度检测仪,所述第二金属管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粉尘浓度检测仪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检测头,所述气泵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抽取管,所述抽取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抽取头,所述第一金属管道和第二金属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检测管道,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控制中心作业带动气泵作业,然后气泵作业通过抽取管和抽取头对空气进行抽取作业,然后气体通过检测管道一侧的进气口进入到检测管道的内部,然后与检测头接触对空气进行检测作业,然后气泵在作业将检测管道内部的高湿烟气吹出其内部,从而能够减少高湿烟气与检测头接触的时间同时通过吹拂能够将检测头表面附着的杂质进行吹出清洁,能够防止高湿烟气的杂质附着在检测头表面从而能够大大增加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和检测精度,同时通过插接板、安装板和固定螺栓能方便将检测装置与管道等进行固定安装,操作简单便捷。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检测管道分别与第一金属管道和第二金属管道连通,所述检测头和抽取头均位于检测管道的内部,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检测管道方便检测头进行检测作业。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抽取头位于检测头的一侧,所述第二金属管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抽取管,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抽取头位于检测头的一侧,能够在完成检测作业后对检测头的表面进行吹拂作业,防止检测头表面沾染杂质。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金属管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气泵电连接,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控制中心能够方便对气泵进行控制进行间隔的吹吸作业。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检测管道靠近第一金属管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检测管道靠近第二金属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板,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连板能够使得检测管道形成密封,通过进气口能方便待检测空气的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东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东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83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