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氨酯保温板连续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82915.2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11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丹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B08B1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智联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35 | 代理人: | 施国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保温 连续 切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氨酯保温板连续切割装置,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顶部的放置框以及固定设置在工作台顶部的固定壳,固定壳内侧设置有壳体,壳体内侧设置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工作台顶部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内部设置有收集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活动设置于壳体外侧的防护罩、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顶部的导向杆以及设置于防护罩与壳体之间的压缩弹簧,收集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内侧的收集室、固定设置于收集室内部的滤网、一端与收集室内部相连通的输送管、设置在输送管上的风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与收集机构,便于对清扫时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优化了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氨酯保温板连续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硬质聚氨酯具有防潮、防水性能。硬质聚氨酯的闭孔率在90%以上,属于憎水性材料,不会因吸潮增大导热系数,墙面也不会渗水。硬质聚氨酯防火,阻燃,耐高温。聚氨酯在添加阻燃剂后,是一种难燃的自熄性材料,它的软化点可达到250摄氏度以上,仅在较高温度时才会出现分解:另外,聚氨酯在燃烧时会在其泡沫表面形成积碳,这层积碳有助隔离下面的泡沫。能有效地防止火焰蔓延。而且,聚氨酯在高温下也不产生有害气体。由于聚氨酯板材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在达到同样保温要求下,可使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厚度,从而增加室内使用面积。聚氨酯保温板在连续生产过程中,需采用外部的切割装置对整个保温板进行切割处理。
经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6968001U,公开了一种聚氨酯保温板连续生产线切割装置,通过打开转动马达的电路开关,传动丝杆带动两侧相对应的内置滑块进行靠拢移动或者远离移动,转动马达具备正反转功能,转动马达在进行工作时,带动下方的下置扫刷进行来回清扫移动,对加工完毕后的聚氨酯保温板进行表面清理,将内部的灰尘扫出;再打开吸尘处理箱内部的吸尘器,通过吸尘板的贯通作用,以及圆形通管和扇形通管之间的适配作用,圆形通管开口端孔径较小,可对细小位置的灰尘进行吸附,扇形通管下端开口孔径较大,对板材外端面的灰尘大量吸附,采用此种吸附方式,使板材外表面的灰尘吸附的更加彻底,提升了加工质量。
现有的一种聚氨酯保温板连续生产线切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通过扫刷对加工完毕后的聚氨酯保温板进行表面清理后,通过切割装置对聚氨酯保温板进行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碎屑,并未设置收集结构对清扫时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使得碎屑随意散落在工作台上,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聚氨酯保温板连续切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保温板连续切割装置,解决现有的一种聚氨酯保温板连续生产线切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通过扫刷对加工完毕后的聚氨酯保温板进行表面清理后,通过切割装置对聚氨酯保温板进行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碎屑,并未设置收集结构对清扫时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使得碎屑随意散落在工作台上,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聚氨酯保温板连续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顶部的放置框以及固定设置在工作台顶部的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侧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侧设置有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工作台顶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部设置有收集机构;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活动设置于壳体外侧的防护罩、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顶部的导向杆以及设置于防护罩与壳体之间的压缩弹簧,所述防护罩位于固定壳内侧,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杆外壁与通孔孔壁活动连接;
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内侧的收集室、固定设置于收集室内部的滤网、一端与收集室内部相连通的输送管、设置在输送管上的风机、与输送管另一端连通的软管以及固定连接在软管远离输送管一端上的喷头,所述收集室与工作台收集槽相贯通,所述喷头固定设置在壳体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底部拐角位置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82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