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胶防溢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77634.8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28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韩昇烨;金永赞;陈雨俭;谢永权;康仁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柳道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8 | 分类号: | B29C45/28;B29C45/00;B29C45/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娅洁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溢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胶防溢出结构,包括:本申请将阀针设置为可移动的状态,在阀针远离热咀的状态下,驱动结构驱动阀针在热流道内做往复运动,当热流道内的熔融塑胶达到阀针套的流出位置时,往复移动的阀针,会带动快要从阀针套流出的熔融塑胶往热流道一侧移动,以避免熔融塑胶从阀针套处漏出,进而避免了高温的熔融塑胶与热流道配件接触造成的热流道配件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塑胶防溢出结构。
背景技术
参考图1及图2,现有的注塑机在注塑时,气压泵驱动活塞回退到缸体顶部,同时活塞带动阀针从热咀的注塑口处移开,以使热咀打开进行注塑。阀针移开后大致处于静止的状态,在注塑过程中,不对熔融塑胶产生作用。注塑时,注塑机炮筒开始往模具型腔内注塑熔融塑胶,热流道会受到来自注塑机炮筒的挤压,熔融塑胶具有非常大的压力,会使得熔融塑胶往阀针套一侧移动。
由于阀针套与阀针是间隙配合,流动性较好的熔融塑胶在热流道内压下会往阀针套与阀针之间的间隙内流动,导致阀针套处漏胶。流出的高温熔融塑胶会与热流道配件接触,而高温的熔融塑胶对热流道配件容易造成损坏,这不仅造成了模具厂生产成本的浪费,也会使得热流道维修困难。
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胶防溢出结构,以解决现有注塑机在注塑过程中漏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胶防溢出结构,包括:
缸体,内设置有空腔,缸体上设置有分流口;
热流道,与外部注塑机连接,热流道上设置有热咀,热咀用于进行注塑;
阀针套,设置在缸体的分流口上;
阀针,一端位于缸体的空腔内,另一端穿过阀针套插入热流道内至热咀,阀针套与阀针为间隙配合;
驱动结构,与缸体连接,驱动结构驱动阀针从远离热咀的注塑口,且在阀针远离热咀的注塑口状态下,驱动阀针在热流道内往复运动。
注塑胶防溢出结构还包括:
第一活塞,可移动的设置在空腔内,驱动结构驱动第一活塞在缸体内往复运动;
第二活塞,可移动的设置在空腔内,且与第一活塞活动连接,阀针与第二活塞远离第一活塞的一侧连接;
驱动结构驱动第二活塞往第一活塞一侧运动,第一活塞推动第二活塞带动阀针在热流道内往复运动。
驱动结构为气压泵。
气压泵上设置有与缸体的空腔连通的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且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与缸体的连接点分别位于第一活塞的两端,气压泵通过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驱动第一活塞。
气压泵上设置有与缸体的空腔连通的第三管道,且第三管道与缸体的连接点位于第二活塞远离第一活塞的一侧,气压泵通过第三管道驱动第二活塞。
阀针在热流道内往复运动的行程为1-2mm。
气压泵驱动第一活塞在缸体的空腔内运动范围为1-2mm,第一活塞推动第二活塞运动的范围为1-2mm。
缸体内设置有档位结构,档位结构对第一活塞进行限位,使第一活塞在档位结构及缸体顶部之间的运动范围为1-2mm。
第一活塞上设置第一凸块,第一凸块用于抵顶第二活塞。
第一活塞上远离第二活塞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缸体顶部上设置有凹陷的避让结构,第二凸块可活动的插设在避让结构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柳道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柳道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77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