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野外收洞蜂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77003.6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05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何鲁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鲁诚 |
主分类号: | A01K57/00 | 分类号: | A01K57/00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3 | 代理人: | 皮维华 |
地址: | 41412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外 收洞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外收洞蜂的装置,包括软管和收蜂箱,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有集蜂罩,另一端管内设置有单向门或另一端管端活动连接有带单向门的软管,并伸入收蜂箱内;所述集蜂罩为漏斗形,漏斗小口连接所述软管,所述单向门为一倾斜设置的门,所述门的转轴位于所述软管的上部。本实用新型的一端连接有集蜂罩,进蜂快;另一端有单向门可防止收集好的蜜蜂沿管子返回,能快速地收集各种洞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收蜂设备技术,尤其是一种野外收洞蜂的装置。
背景技术
野生蜜蜂对巢址的要求非常苛刻,野生蜜蜂大多将蜂巢筑在树洞、石洞或土洞中。由于野蜂蜜味道清香甜润,营养价值高,于是有人寻找捕捉洞蜂饲养和获得野蜂蜜。洞蜂的洞口有的深,有的浅。浅洞口可直接拆开将蜜蜂和巢脾全部打包搬回家即可。但洞蜂洞口大多数都深,不能直接够到蜂巢,此时先要将洞口处的遮挡物清理干净,另外还要将其他洞口全部封好,只保留一个主要的出口即可,用一根透明软管,一端紧贴着蜂洞一壁用泥巴或者泡沫烂布都行,把洞口软管周围的空隙堵实,软管另一端透入收蜂箱内,然后把收蜂箱挂在不能破环的石洞、树洞附近。存在有如下问题,管子太小,进蜂慢,有时收集好的蜜蜂会沿管子返回造成堵塞,从而收蜂时间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野外收洞蜂的装置,该装置进蜂快、收蜂时间短,可防止收集好的蜜蜂沿管子返回,能快速地收集各种洞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外收洞蜂的装置,包括软管和收蜂箱,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有集蜂罩,另一端管内设置有单向门或另一端管端活动连接有带单向门的软管,并伸入收蜂箱内;所述集蜂罩为漏斗形,漏斗小口连接所述软管,所述单向门为一倾斜设置的门,所述门的转轴位于所述软管的上部。
所述集蜂罩的漏斗大口设有边沿,所述边沿用来固定所述集蜂罩并罩住蜂洞。
所述集蜂罩大口直径为6-8厘米,小口内径2.5-3厘米。
所述集蜂罩边沿宽1.5-2厘米。
所述软管为不透明软管。
所述收蜂箱的巢门口装上防逃片。
本实用新型的一端连接有集蜂罩,进蜂快;另一端有单向门可防止收集好的蜜蜂沿管子返回,能快速地收集各种洞蜂。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野外收洞蜂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集蜂罩,2是软管,3是单向门,4是收蜂箱,5是防逃片,6是蜂箱盖,7是边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从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野外收洞蜂的装置,包括软管和收蜂箱,软管的一端连接有集蜂罩,另一端管内设置有单向门或另一端管端活动连接有带单向门的软管,并伸入收蜂箱内,所述活动连接为常规的管道连接。收蜂箱可以是普通蜂箱,也可以是纸箱。
集蜂罩为漏斗形,集蜂罩大口直径为6-8厘米,小口内径2.5-3厘米。小口连接软管,软管的长为0.2~1m,优选0.2~0.5m。漏斗大口设有边沿,集蜂罩边沿宽1.5-2厘米,边沿等距离开4个小孔,用于钉钉子。当集蜂罩罩住蜂洞时,边沿用铁钉来固定集蜂罩。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门为一倾斜设置的门,门的转轴位于软管的上部;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的单向门。
为了增加收蜂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软管为不透明软管。
收蜂箱的巢门口装上防逃片,这样收到蜂王后,蜂王不会飞逃。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鲁诚,未经何鲁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77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