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亚硫酸钠循环法烟气脱硫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76333.3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28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丁得龙;葛春亮;张威;俞峰苹;徐灏;邓丽萍;张力;尤晨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6/5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亚硫酸钠 循环 烟气 脱硫 反应器 | ||
一种亚硫酸钠循环法烟气脱硫反应器,包括筒体以及传质反应单元,筒体具有容纳腔,传质反应单元包括多个薄膜管束、上管板以及下管板,各薄膜管束延伸方向的一端均与上管板连接,各薄膜管束均具有通气通道,通气通道连通吸收剂进料室以及吸收剂出料室,各薄膜管束的外周壁还凹设有与通气通道连通的多个微孔,各微孔的直径小于灰尘的外径设置,上管板、下管板以及容纳腔的侧壁围设形成脱硫反应室,以使得烟气能通过各微孔进入通气通道内与通气通道内的吸收剂进行脱硫反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避免烟尘与吸收剂的接触,降低烟气脱硫系统结垢堵塞的风险,降低检修维护成本,同时还可降低脱硫副产物Nasubgt;2/subgt;SOsubgt;4/subgt;的生成量,提高吸收剂的循环使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亚硫酸钠循环法烟气脱硫反应器。
背景技术
SO2的大量排放是工业化所带来的普遍性问题,并且给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带来新的危害。为有效减少SO2排放,并回收利用硫资源,可再生法烟气脱硫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其中,亚硫酸钠循环法是可再生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一种。
亚硫酸钠循环法烟气脱硫工艺是以亚硫酸钠为吸收剂,在低温(<60℃)条件下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生成亚氢硫酸钠,净化烟气直接排放。含二氧化硫的富吸收液达到一定饱和程度后,加热至100℃左右,亚硫酸氢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硫和亚硫酸钠,亚硫酸钠结晶经溶解后再用作吸收剂循环使用。
常规的亚硫酸钠循环法是烟气与吸收剂在吸收塔中直接接触喷淋脱硫,烟气中的烟尘等固体颗粒物,在气液接触过程中,烟尘进入吸收液中,导致吸收液平均密度上升,同时,这些烟尘还可促进晶体的结晶生长,最终造成系统的结垢、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亚硫酸钠循环法烟气脱硫反应器,旨在避免烟尘与吸收液直接接触,降低烟气脱硫系统结垢堵塞的风险。
一种亚硫酸钠循环法烟气脱硫反应器,包括筒体以及传质反应单元;其中,所述筒体具有容纳腔,所述传质反应单元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传质反应单元包括多个薄膜管束、上管板以及下管板,各所述薄膜管束延伸方向的一端均与所述上管板连接,各所述薄膜管束延伸方向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下管板连接,所述上管板与所述容纳腔的顶部连接并共同围设形成吸收剂进料室,所述下管板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连接并共同围设形成吸收剂出料室;各所述薄膜管束均具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连通所述吸收剂进料室以及所述吸收剂出料室,各所述薄膜管束的外周壁还凹设有与所述通气通道连通的多个微孔,所述上管板、所述下管板以及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共同围设形成脱硫反应室,以使得烟气能通过各所述微孔进入所述通气通道内与所述通气通道内的吸收剂进行脱硫反应。
作为优选的:各所述的薄膜管束均采用PTFE防水透气膜制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筒体呈相对设置的两侧还设置有进气室以及出气室,所述进气室具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设置,所述出气室具有出气腔,所述出气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设置,烟气可从所述进气腔流动至所述脱硫反应室再通过所述出气腔流出。
作为优选的:所述亚硫酸钠循环法烟气脱硫反应器还包括吸收剂进液管以及吸收剂出液管,所述吸收剂进液管与所述的筒体的顶部连接并与所述吸收剂进料室连通设置,吸收剂出液管与所述的筒体的底部连接并与所述吸收剂出料室连通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烟气中的SO2等酸性气体通过薄膜管束的微孔进入管束内部进行脱硫反应,而烟尘等颗粒物无法通过微孔进入薄膜管束内部,从而避免了烟尘与吸收液的接触,有效降低烟气脱硫系统结垢堵塞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763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影辊移料机构及打磨设备
- 下一篇:一种小型仿生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