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磁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74195.5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30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殷晓恒;祝启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2 | 分类号: | B65G47/9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699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圆柱锂电池装配技术领域的一种分体式磁吸结构,包括磁铁、护套和磁吸杆;所述磁铁嵌合在护套内,所述磁铁与磁吸杆固定连接;所述磁吸杆穿过磁吸基板并与磁吸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磁吸基板与连接杆通过过渡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连接板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双作用气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磁吸杆之间相互独立,磁力干涉小,钢壳定位兼容性强,双作用气缸控制整个磁吸机构移动,确保护套与被磁吸钢壳可靠接触,避免因料盘变形而导致的钢壳高低不平问题,可以顺利完成钢壳取料动作,避免钢壳漏吸现象,有效提升产线稼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磁吸结构,属于圆柱锂电池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电池自放电现象是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关键因素之一是电池内部的金属杂质,各工序都有严格的金属粉尘控制要求。
卷芯入壳工序是将卷芯投入到钢壳内部,钢壳从料盒中成排抽取,投入到输送带上,避免了钢壳间互相摩擦,减少了金属粉尘的产生。通过输送带后进行规律排列,卷芯投入到钢壳内部,完成此工序。现有技术中,钢壳从料盒内成排抽取时,由磁棒磁力吸引,完成钢壳取料动作。磁棒由多段磁条或磁石组成,长300mm,因磁力互相干涉、钢壳因料盘变形而高低不平,时有发生钢壳漏吸现象,导致产线停止,影响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磁吸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磁力互相干涉或因料盘变形导致钢壳高低不平,从而发生钢壳漏吸现象,导致产线停止,影响产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磁吸结构,包括磁铁、护套和磁吸杆;所述磁铁嵌合在护套内,所述磁铁与磁吸杆固定连接;所述磁吸杆穿过磁吸基板并与磁吸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磁吸基板与连接杆通过过渡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连接板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双作用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与护套通过圆柱销固定连接于磁吸杆。
进一步的,所述磁吸杆通过限位块固定于磁吸基板,用于使磁吸杆在预设范围内上下自由活动。
进一步的,所述磁吸基板的基板孔内嵌有用于导向的直线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板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锁紧连接的限位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与双作用气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过渡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磁吸杆设置有弹簧,用于使双作用气缸的行程大于实际取料行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磁吸结构,结构简单,磁铁嵌合在护套内,磁铁与磁吸杆固定连接。磁吸杆穿过磁吸基板并与磁吸基板固定连接,磁吸基板与连接杆通过过渡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杆穿过连接板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固定连接双作用气缸。磁吸杆之间相互独立,磁力干涉小,钢壳定位兼容性强。双作用气缸控制整个磁吸机构移动,磁吸杆设置有弹簧,可以使双作用气缸的行程大于实际取料行程,确保护套与被磁吸钢壳可靠接触,避免因料盘变形而导致的钢壳高低不平问题,从而可以顺利完成钢壳取料动作,避免因钢壳漏吸而卡停输送线,有效提升产线稼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磁吸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磁吸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作用气缸;2、连接板;3、连接杆;4、限位环;5、过渡连接板;6、限位块;7、磁吸基板;8、磁吸杆;9、磁铁;10、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74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