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深层地热回灌井定向分支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72119.0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59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娜;陆交;杨柳峰;孙晓璠;毋葆霖;雷杨惠安;胡敬涛;吴慧美;林靖轩;刘冰焱;黄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敏娜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F24T10/20 |
代理公司: | 东台金诚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82 | 代理人: | 周松涛 |
地址: | 163711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层 地热 回灌井 定向 分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深层地热回灌井定向分支井系统,包括软土层和岩土层,软土层和岩土层开设有管井,包括回水管和若干分支管;回水管安装在管井的内部,回水管的下端置于岩土层;岩土层压裂有若干裂缝,裂缝和管井连通;裂缝首尾通过分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冷水经过裂缝后经过分支管的连通,起到引导水流的作用,避免裂缝内死水,增加裂缝的水体流动,最终提高冷水与高温岩石之间的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深层地热回灌井定向分支井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地热资源类型多样,中深层地热资源丰富,在各省均有分布,而且平原地区大中型盆地均赋存地热资源,中深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远未充分挖掘和释放,在热回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把整块岩石进行压裂产生裂缝,然后通过化学药剂让已经产生的裂缝进一步的改造,注入的冷水添加到管井内,并与岩土层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热水通过回水管输送到需要加热的设备或区域内,然而目前的裂缝之间连通性主要依靠自然形成的缝隙之间进行相互流通,进而在冷水流入裂缝的过程中,很难保障裂缝之间的热交换后的热水再次回灌到管井内,最后再通过回收管排出,因此压裂的裂缝虽然能够提高冷水与高温岩土的换热效果,但是也容易从在死水区,加热后的热水无法回流到回水管内。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深层地热回灌井定向分支井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深层地热回灌井定向分支井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深层地热回灌井定向分支井系统,包括软土层和岩土层,所述软土层和岩土层开设有管井,包括回水管和若干分支管;
所述回水管安装在管井的内部,所述回水管的下端置于岩土层;
所述岩土层压裂有若干裂缝,所述裂缝和管井连通;
所述裂缝首尾通过分支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裂缝包括有第一裂缝和第二裂缝以及第三裂缝;
所述第一裂缝和第二裂缝以及第三裂缝由下至上设置;
所述第一裂缝的缝隙口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二裂缝和第三裂缝的缝隙口为封堵结构。
优选的,所述岩土层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分支管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和管井以及裂缝连通。
优选的,若干所述安装孔远离分支管的一端填充有封堵层,第二裂缝和第三裂缝的缝隙口内填充有封堵层。
优选的,所述岩土层内开设有若干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大于管井内径,所述换热腔和管井同轴心,且相互连通,所述回水管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若干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置于换热腔内;
所述导流板大于回水管的外径,所述导流板小于换热腔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深层地热回灌井定向分支井系统,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冷水经过裂缝后经过分支管的连通,起到引导水流的作用,避免裂缝内死水,增加裂缝的水体流动,最终提高冷水与高温岩石之间的换热效果。
2、通过在管井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换热腔以增加冷水和岩土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换热效果,并且,在回水管的外壁固定安装导流板,导流板置于换热腔的一侧,使得冷水经过导流板后,对水流进行导向,避免换热腔内存在死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深层地热回灌井定向分支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深层地热回灌井定向分支井系统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敏娜,未经徐敏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721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